重卡自主品牌 战略性出口趋势渐显
2011年上半年,与国内重卡市场表现的差强人意不同,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做的可谓风生水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近期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企业出口38.11万辆,同比增长56.99%。其中5、6月连续创月出口量新高,6月出口量超过8万辆。中汽协认为,全年有望超过历史最高点2008年64.4万辆的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新浪汽车在其中注意到,上半年出口最多的五家整车企业均是自主品牌企业,它们依次是奇瑞、长安、江淮、长城与东风,奇瑞更是以7.18万辆,领先第二名长安汽车近3万辆居首。 当然,不排除这些自主品牌企业因为国内市场低迷,而更加关注海外市场的投入,但它们出口模式的升级,即战略性出口更多、更强,的确是其在海外市场取得好成绩的新增长点,这种模式的转变在未来也将为中国自主品牌在海外“站住脚”提供有力支撑。 奇瑞6月份出口16578辆,同比增长105.9%,再次刷新了金融危机以来单月出口销量新高,上半年奇瑞累计出口已达71827辆。 奇瑞新闻发言人金弋波表示,截至6月份,奇瑞出口已完成了已完成全年12万辆任务目标的599%。其中,奇瑞瑞虎以4715辆的月销量再创新高,占月度出口总量的28.44%,显示奇瑞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高端车型占比进一步提高。 区域市场方面,巴西市场以4395辆的销量独占鳌头,并创下该市场月度销量新高,上半年奇瑞在巴西市场累计销售达18000辆,同比增长321%,占奇瑞出口总量份额超过25%。 俄罗斯、乌克兰、伊朗和埃及等奇瑞传统海外市场,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新兴市场的高速成长及传统市场的稳定增长,为奇瑞进一步国际化提供了基础。 然而,销量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金弋波表示,在巴西圣保罗州斥资4亿建厂才是奇瑞国际化步伐的里程碑。因为奇瑞之前在海外的12个生产基地都只是装配厂,而巴西工厂将成为一家拥有完整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生产线的真正的汽车制造厂。 据了解,该工厂占地100万平方米,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投资1.34亿美元,于2013年3月建成投产,形成年产5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第二期将追加固定资产投资至4亿美元,实现每年15万辆汽车的产能,并将根据市场和工厂经营状况,将中国汽车配件供应商引入巴西奇瑞工业园,为奇瑞和其他整车制造商提供相关配套产品。 有业内专家表示,KD装配是目前多家国内自主品牌企业采用的,但真正的汽车制造厂却并不多见,奇瑞的国际化战略性布局可谓更进一步。 此外有消息称,奇瑞还将在南美阿根廷与Socma集团合作,在当地建设一座新的汽车装配工厂,总投资1.7亿美元。该装配厂最初年生产能力为4万辆,第二阶段将会增加至7万辆。 “4.52万辆,同比增长50.71%”,长安汽车之所以取得行业第二的成绩,其全线产品出击的能力相对较强。 目前,长安出口产品阵营已涵盖轿车、微车、客车、货车四大品类,其中又以微车(如长安之星)所做贡献最大。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