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综合机械 查看内容

整合崛起 2015销售收入突破八十亿

2013-8-28 21:1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29| 评论: 0

摘要:   柳工鸿得利,中国混凝土车载泵的发明和缔造者,多年来以绝对优势领跑行业,车载泵销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自去年与柳工合作以来,鸿得利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焦点。近年来,柳工为加快国际化步伐,展开在全国内的强强 ...

  柳工鸿得利,中国混凝土车载泵的发明和缔造者,多年来以绝对优势领跑行业,车载泵销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自去年与柳工合作以来,鸿得利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焦点。近年来,柳工为加快国际化步伐,展开在全国内的强强联合之路。鸿得利以在混凝土行业的骄人业绩成为柳工的合作伙伴。如今,在柳工强大支持下,鸿得利在管理、研发、生产等方面都获得哪些发展,对目前高速发展的混凝土行业又持有哪些观点,上半年的业绩如何?近日,柳工集团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沛良、副总经理兼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徐建华等公司等高层领导召开上半年媒体座谈会,对业内关注问题进行了解答。

  【双方合作基础牢固 三大阶段助推国际化发展】

  任何一家企业在考虑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时,都有其固守原则,鸿得利也一样。徐建华表示,鸿得利最为看重的是柳工“合作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及50余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两家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理念和表现形式。双方合作以来,柳工在尊重鸿得利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派出生产、财务管理等人员快速提升鸿得利的整体水平。整个团队非常融洽,互为认同的价值理念使双方具有长久共同发展的坚实基础。

  柳工与鸿得利的战略合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整合阶段。在团队建设、管理模块、渠道、生产运营,以及财务系统等方面进行整合。第一阶段渠道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柳工在全世界健全的营销渠道加速了鸿得利实现混凝土机械世界级企业的梦想。柳工在国内外的代理商资质深厚,拥有广泛的营销网络。在国内,柳工拥有十几家年销售十几亿的代理商,这为鸿得利国内市场的建设有着很大帮助。在国际市场,鸿得利国际贸易部会派人到国外代理商处进行技术与服务支持。在去年上海宝马展期间,柳工举行了国际代理商会议,鸿得利在会上做了介绍,引起了诸多代理商的合作兴趣,助推其开辟国际市场。第二阶段是上市准备,花三年时间,在注重企业基础管理的同时狠抓市场营销,力争做大规模,谋求企业上市。第三阶段是腾飞阶段,利用柳工鸿得利成功上市后这一融资平台,在柳工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扩展产业,进行海内外收购兼并及设厂,实现企业的腾飞。通过这三个阶段实现柳工鸿得利的国际化发展。

  【上半年同比增长约80% 倡导企业整体实力竞争】

  今年一季度,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延续了去年的旺销局面。而四、五月以来,行业出现拐点。在这种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鸿得利1-6月同比增长约80%。对这一业绩的取得,徐沛良归结为两点:一是受益于一季度整个良好的市场形势。二是柳工在资金、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帮助。今年总体还是会有增长,只是增长力度不大。接下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他呼吁行业应从纯粹价格、付款方式竞争模式转到企业整体实力发展的竞争。

  【合作价值日渐显现 精益化生产提升内力】

  在与柳工合作不到9个月以来,业界普遍关注鸿得利目前的发展。对此,徐沛良表示,“1+1>2”的效果很明显,现在鸿得利从产品研发到技术管理已经完全和柳工接轨。但他坦言,双方的完全融合需要一个过程,这种合作价值将在明年有所呈现。

  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在生产管理中,为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鸿得利从今年3月份开始实行柳工的精益化生产模式。精益化生产共分三个阶段,目前正在实施的第一阶段主要是生产工序的变革。生产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一倍。第二阶段是稳定化阶段,也就是在实施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看各环节的适应性,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第三阶段是标准化阶段。该阶段将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届时,其产能将比现在翻一番。

  【三大优势赢得市场 差异化战略助力企业发展】

  徐沛良认为鸿得利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点上:一是生产灵活;二是拥有优秀的售后服务团队;三是可靠的产品质量。在混凝土机械领域,鸿得利有着近20年的深厚积淀。凭借对混凝土机械市场的深刻认识,对细分产品的了解和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形成了鸿得利产品差异化发展的突出特点。鸿得利是中国车载泵的缔造者,并在全国实现三个率先,即:率先在混凝土柴油泵上使用PLC控制技术、率先在混凝土拖泵上使用高低压瞬间换向装置,率先在混凝土拖泵上使用液压支腿装置。车载泵在全国销量遥遥领先。鸿得利的“城市猎豹”车载泵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了发明专利。鸿得利还是全国唯一生产淤泥泵的厂家,该产品已经出口荷兰、澳大利亚并服务于这些国家的围海造田工程。同时,依靠柳工先进的管理研发体系,鸿得利对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有了明显提高。如今,鸿得利已经全面实现了X支腿、液压动力传动、电气控制等模块化。预计到今年10月底,整个臂架泵将全面系列化。即将下线的52米泵车也将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未来鸿得利将在节能、省油,以及如何使混凝土最大限度泵送,减少机器内混凝土的留存等方面有所突破。

  售后服务是做好混凝土机械的有力保障,而混凝土机械对售后服务的技术性要求高,培养一个熟练的工程师需要2-3年的时间。这对于代理制形式而言,就很难做到,而鸿得利则可以比较容易的实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程,鸿得利追求精益生产,在追求产品数量的同时保证产品的可靠性。价格是代表品牌,鸿得利反对价格战,将通过更可靠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完善的销售渠道等赢得市场。

  【构建人才发展战略 确保企业人才持续发展】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企业长久持续发展,人才储备和培养至关重要。鸿得利在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建立了清晰的员工发展规划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让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和自身发展有清晰的认识。以员工为核心,采取人性化管理,构建让员工满意的管理体制,让员工对公司产生更多的认同感。除此,鸿得利也非常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建立了公司的核心文化,让员工获得物质回报,收获精神财富。在上海用地紧张、生活成本较高的现实情况下,鸿得利建起了员工宿舍、食堂、图书阅览室,今后还要建设篮球场等大型员工活动场所。目前,公司正积极与周边企业合作,开拓活动区域,加强对员工的关心、指导、培训、营造舒适良好的企业氛围。鸿得利将高端人才的选拔培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成立独立的人才中心,开展与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合作,培养高端技术与售后服务人才,实现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循环,确保企业的人才供给。

  【新建产业基地提高产能 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八十亿】

  由于混凝土机械市场的巨大潜在市场,行业巨头在不断扩张产能,后来者不断进入。徐沛良预计,未来行业产能过剩肯定存在,二线企业的产能扩张要有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意识,不能盲目扩张,这样最终可能会退出市场。鸿得利的战略目标是跟随市场变化而制定,要实现产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在此基础上实现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

  在十二五期间,柳工鸿得利上海总部将成为行政和利润中心,主要负责行政、研发、营销、新产品试制等;搅拌车将在江苏扬州的基地生产,年生产约3000台;泵车将转移到江苏启东基地生产,实现年产2000台车载泵、1000台拖泵、2000台泵车。目前,该基地一期设备已经全部到位。同时,鸿得利还计划在山东临沂新建搅拌车生产基地,在重庆打造一个年产3000台搅拌站生产基地和若干个4S保障中心。2015年,鸿得利产能规划设计300亿元,销售收入将达到80亿元。

  “成为混凝土机械行业世界级企业”是柳工鸿得利人的梦想,与柳工的强强联合使这一梦想不再遥远。双方自合作以来,在短短的9个月时间内已展开全方位的融合,鸿得利开始了加速发展。未来,柳工鸿得利将以深厚的行业积淀、品行天下专为先的经营理念做专、做精、做强混凝土机械,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客户。我们期待稳健成长的柳工鸿得利在整合中华丽转身、强势崛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