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王相民:和谐企业贵在职工当家
6月7日,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表彰了首批自治区“九大和谐建设”先进单位,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榜百家“自治区和谐企业”。作为中国500强企业和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广西柳工集团“和谐企业”建设的核心经验及“制胜法宝”备受各界关注。记者赴柳州就相关热点话题对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相民进行了采访。 柳工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相民 记者: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自治区和谐企业”,您认为其中“制胜法宝”是什么? 王相民:最关键的,一个是领导宗旨;第二是员工全员的参与;第三是要有各种各样制度的保障。 记者:上榜“自治区和谐企业”,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和谐企业建设方面的核心经验是什么? 王相民:柳工这几年经过全体职工和管理团队的努力,取得很大的发展。“十一五”开始之年,就是2005年,我们整个公司规模才45亿,到“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就是2010年,整个公司的规模已经做到190亿。我认为,整个企业里面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是“十一五”发展成果中最关键和重要的因素。怎么样构建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的和谐关系,公司党政领导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就是让职工民主参与整个企业的管理,让职工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什么措施呢?公司在民主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职代会这么一个主要载体和渠道,让所有的职工充分了解企业的大事,包括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的举措,还包括企业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员工对企业的重大事情的看法和员工建议,才能够有渠道表述出来,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企业坚持每年召开两次职代会,职代会的过程就是民主管理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开一个会。具体的做法是,在职代会开会前,将公司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还有一些具体的工作做法,通过行政来形成一个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要提前5-10天交给所有的职工代表,让职工充分讨论、去学习、去理解这个行政工作报告。 在这个基础上,本着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让他也感觉到企业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企业的成长和自己的成长、企业价值和员工自己的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企业的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中有好的建议,也有不同的意见。包括企业的各项工作做得不到的地方,包括企业发展方向应该注意的问题,职工通过这个渠道发表他的意见。柳工集团公司的职能部门,如工会,还有党群工作部等,在充分收集、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把所有职工提交的意见综合整理,然后反馈到公司决策层,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实现民主管理。平时职工有意见、有要求,他有个表述渠道,那么一些不明真相的流言蜚语就减少了。这样一来,我们的员工有地方说话,有人听他说话,这个职代会对于我们整个企业的和谐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 除了职代会,公司每年还举行两次以上的民主协商对话。民主协商对话,就是各个单元的职工代表,30人、40人、50人的职工代表选出来,在规定的时间里,和公司的高层领导面对面坐下来谈话,坐下来协商问题。因为这些职工代表是来自各个单位的最基层的职工,他们是代表他这个单元最基层的职工代表的意见。通过这种沟通方式,充分释放了员工心理压力,让职工有地方发泄牢骚及不同看法,也借助这个机会面对面了解公司高层的要求,回去也会向基层的职工传递公司高层的这种信息,上下互动,构成和谐的局面,同时也通过这样一个互动平台,在职工队伍中慢慢就形成了一种比较好的导向。 民主协商对话的关键就是作为企业,把员工的诉求,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当做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就形成了非常良好的互动局面。除此之外,企业还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通过工会,通过企业的精神文明办公室,开展和谐文明员工、和谐企业、和谐员工、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这些活动,去创造一个和谐企业的氛围。从生产的企业职工到社区的社会公民,都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我觉得这对整个企业能够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来说,无疑是创造一个必要的非常好的环境。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