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挖掘机械 查看内容

徐斌:上市公司三季报背后的商业信心

2013-8-28 20:2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82| 评论: 0

摘要:   上市公司2012年三季报10月31日披露完毕。据中国证券报数据中心统计,前三季度,2493家公司实现合计营业总收入为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合计净利润为1.50万亿元,同比下降2.07%。平均每股收益为0.39元(整 ...

  上市公司2012年三季报10月31日披露完毕。据中国证券报数据中心统计,前三季度,2493家公司实现合计营业总收入为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合计净利润为1.50万亿元,同比下降2.07%。平均每股收益为0.39元(整体法)。数据显示,银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总额的半数以上。其中,16家银行业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93万亿元,同比增长17.09%;实现合计净利润约8128亿元,同比增长约17%。

  但眼尖的媒体与分析人士发现,那些非金融周期性制造业企业盈利情况最糟糕。以钢铁业为代表的黑色金属板块业绩最为低迷,前三季度实现合计营业总收入为1.01万亿元,同比下滑11.38%;实现合计净利润为-31.43亿元,同比下滑114.75%。

  另据FT报道,根据S&P Capital IQ的数据分析,66%的中国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应收账款占销售额的比例出现同比增长。销售额居世界第九位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600031,股吧)报告,截至第三季度末,今年迄今应收账款上升83%,达210亿元。公司声明称:“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销售还款出现部分延期。”。而宝钢和江西铜业今年年初以来的应收账款金额分别增长了52%和66%。

  有分析人士对此解释是,“一些公司不愿意减少生产,所以他们继续生产销售,即便买家不愿意支付钱款,这与2008年的情况显著不同,当时需求崩溃导致大量企业急剧削减产能。”这其实是不同去库存周期商业信心的表现。

  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大跳水,是有着美国次按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它对商业信心的伤害是摧毁性,市场在恐慌情绪支配下,流动性完全枯竭。当时的中国市场人士几乎完全被恐慌与悲观压倒,急切出清库存以套现成为第一选择。而在今年前三季度则非如此,大家都有过2008年的经验,认识到流动性紧张是央行有意货币紧缩的结果,因此企业间债务展期或者信用扩张空间较2008年大得多。换句话说,大家对未来还有一定的信心,并未被经济增速放缓吓倒,所以大面积企业倒闭现象并未出现。银行业一方面坐享高息差带来的高毛利,一方面也因为企业三角债局未崩盘而坏账率很低,因此账面上显示暴利,也是必然的了。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出自2011年一季度开始的经济去库存,并未彻底摧毁商业信心,中国企业还未到绝望之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