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家庭拥有住房只是表象
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其中有关中国城镇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的数据,是根据对3996个城市户籍家庭进行调查得出的,既然属于抽样调查,难免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即便相关调查得出的中国城镇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与实际情况大致相符,也并不就能说中国城镇家庭的居住条件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当前除了农村家庭房屋普遍相对宽敞之外,大多数城镇家庭的住房面积非常狭小,人均居住面积较低,部分家庭甚至是几代人挤在一套房子里。所以,不少城镇家庭尽管确实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但是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扩大居住面积,尽快改善自身居住条件。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民众到异地就业与生活。这些民众当中有些人即便在老家有自己的房子,也并不等于就能解决在异地工作与生活对于住房的需求。由于当前人口流动一般都是从小地方向大地方流动,所以即便是在老家小城镇有住房的流动人口,变卖掉老家的房屋,也远远不能解决在现在居住地的购房问题。至于农村房屋价格就更加低廉,而且由于政策限制等原因不能自由流动。在这种情形下,许多流动人口只能选择租房居住,在新的工作地购买住房,成为他们心中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至于说到住房收益率,对于大多数城镇家庭来说,是缺乏实际意义的。尽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中第一套住房平均收益率均值为340.31%,第二套为143.25%,第三套为96.70%,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城镇家庭仅有一套住房,而且仅有的一套住房也是用来自住的,不可能拿去变卖。所以对于大多数城镇家庭来说,住房收益率再高,也并不能增加他们的实有可支配资产。中国城市住房收益率高,只有对那些炒房者来说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只有他们可以通过变卖第二套乃至第N套住房,赚得盆满钵满。 正因如此,考察中国居民的居住条件,不能仅仅看到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相对较高这样一个表面现象,还应更多地看到当前中国大多数城镇家庭住房面积狭小、居住拥挤,以及许多流动人口尚处在居无定所状态中的现实,看到他们心中期盼尽快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的深切渴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通过尽快促使房价回归合理价位,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让尽可能多的民众尽快实现安居梦想。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