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住房华丽数据经不起推敲
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这份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编写的调查报告据称是基於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从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基本状况。 然而报告中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却是自有住房率的数据,调查报告中称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超出世界平均水平60%近一半,令人大跌眼镜。 如果这一数字属实,这就说明中国目前真正的刚需族即无自有住房族只有10%左右。以一家3口、全国14亿人口计算,全国约有4.67亿户家庭,即自有住房家庭高达4.2亿户,无房家庭则只有4500万户左右。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竣工的住宅项目就达到了71692万平方米,如果以每套100平方米计,至少有717万套。也就是说,只需6年左右的时间即可全面实现我国自有住房率100%的目标。 这麽一盘算下来,我甚至开始严重怀疑国家还有没有每年要开工建设一千万套保障房的必要了。另外按此推测刚需族推高房价的说法也理应而不攻自破,但却与目前市场上刚需族表现出来的强烈购买欲望和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非常困惑。 对此,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稻葵解释称,这些并不与旺盛的刚性需求存在矛盾。“很多年轻人可能远离已有房产的家乡,在外地工作或生活,这也是房产刚性需求的另一个表现。”不过,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李教授只敢用可能这种比较模糊笼统的字眼来进行解释,没能给出有力的数字来佐证,和以往专家“丈母娘推高房价”一样经不起推敲,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另外,调查报告还指出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已经超过1套,为1.22套。这一数值比2010年中金公司发布的数据0.74套住房相比也有了大幅提高。短短一年时间,户均住房竟然提高了近65%,我只能说,这简直就是个奇迹。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让人不能不怀疑其中一家的资料来源或统计分析方法有严重的错误。 在此,想请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几个问题:一、调查取样的数千个家庭是否真正具有代表性,它们提供的数据是否准确,误差度是多少?二、自有住房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确定是用自有住房的家庭户数除以全部受访家庭户数得来的?三、调查报告中为什麽没有提到炒房人即多套房拥有者对数据可能造成的偏差影响? 只有弄清楚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才可能知道这所谓自有住房率九成的背后究竟掩藏着些什麽神秘的信息?而这些神秘的信息与自有住房率九成这个华丽丽的数据又有何种的莫名关系呢,为何见不得阳光?自有住房率九成,会不会又是一个被平均出来的颇具“喜感”的痛苦数据呢? 不管怎麽说,一切都应该以事实为基础,调查分析更应该如此,否则就有哗众取宠甚至是故意误导民众之嫌疑,这些都是对社会和民众不负责任的表现。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