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将农村居民住房平均到城市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确实有所改善。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突出表现出来。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住房刚性需求大幅增长,又由于对这一状况缺乏预见性和应对之策,投资投机需求大举掺和进来,使得房价出现了历史上最快最大的涨幅,高房价远远超过了居民购买力,城市居民买不起房、住不起房的矛盾日益激烈和突出。一个突出问题是,以获取暴利为目的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将刚性需求挤出了市场,自住型的刚性需求遭受空前打击,城市百姓因一房难求而怨声载道,住房的经济问题正在演变成一个民生政治问题。也就是说,我国住房的突出矛盾焦点表现在城市而不是农村。 《报告》所说的我国住房拥有率近九成,是把农村居民住房也包括在内。这个说服力就不那么强了。《报告》说,目前在我国农村住房拥有率达到为94.60%,以笔者看100%都并非不可能。农村居民每户每个成年人一份宅基地是基本权力。无论是仅能遮风挡雨的土胚房还是砖瓦房以及混泥土钢筋结构的楼房,农民基本来说都有一处住宅。但是,许多进程务工人员,统计起来在农村都有房子,而却在城市工作,仍然解决不了眼前现实的无房子可住的状况。因此,将农村居民住房平均到城市里,掩盖了我国住房特别是城市住房的突出焦点矛盾,实不足取。 《报告》指出,我国城市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首先,对这个数据的代表性表示怀疑。关键是取样标准包括的城市大小?是否是省会以及一线城市等。再次,这个数据与此前中金公司的数据差异性较大。《报告》称,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已经超过1套,为1.22套。这一数值比2010年中金公司发布的数据0.74套住房相比有大幅提高。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意两点:首先,我国城市自有住房拥有率高,但是质量和品质都非常之低。城市自有住房中一大部分是本世纪初期的房改房,面积小、质量差、配套设施残缺、陈旧不堪。其次,必须明白城市居民是怎样拥有一套房子的?其中有很多是背负高额债务、一生债务,甚至是耗尽几代人积蓄而拥有的一套住房,代价非常巨大。 因此,加上农村农民简陋住房,加上城市陈旧的房改房,再加上背负一生债务拥有的一套商品房,得出的一个“近9成中国家庭拥有住房,远超国际水平”的结论,不值得沾沾自喜。 在楼市调控博弈又趋激烈,扬州奖励购房至今高层默不作声,超八成地方新政过关,楼市调控大有毁于“蚁穴”之迹象,再加上央行下调存准率放水货币,对楼市调控冲击不小。在这个当口,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这份《报告》,并且高调放出“我国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的声音,目的何在?难道是与上述“小动作”遥相呼应吗? 无论如何,楼市调控都不能松懈;无论遇到何种经济状况,楼市调控都要坚定不移。楼市调控的目的正是为了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房地产行业健康了就能促进中国经济迈上健康发展之轨道。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