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中国无房户仅有一成吗

2013-8-28 08:4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5| 评论: 0

简介:$(document).ready(function(){ $('.newContent img').attr('alt',"中国无房户仅有一成吗"); });   西南财经大学和央行共同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称,我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农村高于城 ...

  西南财经大学和央行共同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称,“我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城市户籍受访者3996个家庭中,有3412.36个家庭拥有各种类型的自有住房,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这一比率在农村更高一些,为94.60%。”

  报告一出,引起一片解读。有人信之,有人否定。更有专家指出,调查样本太少,“平均每县调查一户”。

  当然,从统计方法的观点看,样本数太少是有问题的。就这点儿样本数,恐怕连做好一线城市的调查都有问题,遑论全国?

  调查数据表明,中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九成,是否意味着无房户仅有一成?其实仔细推敲数据不难发现,报道中披露的数据,极有可能是平均的说法,否则,怎会有“3412.36个家庭拥有各种类型的自有住房”的表述?0.36个家庭是什么意思?如果按照住户调查来说,多少个家庭有各种自有住房应该很清楚,怎会有小数点后几位,还言之凿凿?如果是“被平均”的话,媒体的表述显然是不准确的。对此疑问,希望调查数据单位尽快解释清楚,或说明方法,或纠正媒体报道不实之处。切切,大家都等着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么简单地否定别人“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数据,也不太合适。毕竟我们没有认真调查过,何况由央行发布数据,还是很权威的,按规定可以作为学术引用数据。所以,我想的更多的是,如果这样的数据反映了真实情况,说明什么、意味着什么?

  如果有房户“占九成”,首先说明,房价大幅下跌会折损“九成”家庭的财产价值。涨价了,再大跌,从分配意义上说,是一次收入剥夺。意味着,家户积累的收入价值,在转化成房产后,被“涨跌”夺走,这与通货膨胀夺走居民收入的货币价值,本质没有什么不同。

  就九成的覆盖面来看,稳定房价更意味着稳定社会。恐怕只有“增收的基础上温和通胀”才是逐步协调分配差距、缓释货币泡沫的唯一出路。这比“房价大跌”的结果要好得多(说出来有人会说我危言耸听,所以不能说)。也是我主张“软着陆”的原因。

  再进一步地想,是不是房产过剩了、房地产行业不需要了?因为“九成”远远超过60%的世界平均水平。我想,这只是静态数据,不能完全说明发展动态。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规划发展速度快,说明住房会面临很大的存量调整。再者,目前,七十年代的老房子正面临最后的拆迁阶段,旧房子需要不断更新。最后,还需要考虑的是,家庭的繁衍,新家庭不断产生。这些因素都要考虑,才说明动态。房地产行业不会消失,城市化是其重要支撑。当然,房地产行业不能再重复过去的“粗放”发展模式。

  所以,想来想去。这次发布的数据,还有方法不实、表述模糊、用意含混之处,希望能够尽快澄清。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