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客观看待铁道部一季度亏损70亿

2013-8-28 08:4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29| 评论: 0

简介:$(document).ready(function(){ $('.newContent img').attr('alt',"客观看待铁道部一季度亏损70亿"); });   上海清算所发布的铁道部一季度审计报告显示,铁道部一季度亏损69.79亿元。去年,铁道 ...

  上海清算所发布的铁道部一季度审计报告显示,铁道部一季度亏损69.79亿元。去年,铁道部曾实现3100万元的税后利润。

  铁道高负债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铁道部每次公布财务指标都引来一阵热议。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指标格外受到“青睐”。一是铁道部的盈亏指标。盈亏如何不但是衡量铁路建设和铁道部经营的效益如何?而且直接关系到偿债能力,偿债潜力和持续性。去年铁道部实现净利3100万元,而今年一季度突然亏损近70亿元,这种巨大反差,自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自然成为近两日媒体在显著位置报道的消息。二是铁路建设总负债指标。目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铁道部总负债为24298亿,负债率60.62%。人们对这个60.62%的负债率十分敏感,甚至看做一个风险畸高的指标。因此,如何看待当前铁道部的财务状况,不但关系到民众社会舆论,更关系到当前和今后铁路建设大计。

  必须客观看待当前铁道部的各项财务指标,特别是一季度亏损近70亿元和负债率达60%两大指标。笔者认为,铁道部一季度亏损近70亿元仍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这几年,我国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快速发展,而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模式是举债。而且,这种举债模式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铁路建设的主要筹资方式。无论是发行债券式举债,还是贷款融资举债,说到底都是有偿的,都是要还本付息的。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投入建设期,举债规模必然越来越大,还本付息已经进入集中密集期,许多项目都处于在建期,尚未投入运行、产生收入效益,财务压力必然很大,出现阶段性亏损实属再正常不过。

  例,郑西高速客运专线每天只开22对动车组,但这条专线至少有每天开行160对动车组的通过能力。86%的运力处于闲置浪费状态。如果票价降低三分之一,由现在的240元降到160元,那么,旅客最少增加一倍以上。将吸引乘坐普通低票价旅客选择高铁。经营将会大大改观,收入将会大幅增加。 一定要使得在建项目尽快建成通车,投入到运营之中。以石武、京石高铁为例,去年就应该通车,但是直到今天仍然遥遥无期。巨大项目贷款债务背负在身,却迟迟形不成生产能力,造成的浪费巨大,增加的财务压力可想而知。一定要确保在建高铁项目尽快完工,投入运营。 总之,这几年铁路特别是高铁建设成绩是第一位的,存在的问题,通过努力也是完全可以解决消化的。高铁建设的成绩不能磨灭,并且仍然是我国铁路建设的方向。

  如何看待铁道部负债率达到60%呢?人们主观印象是资产负债率超过50%就意味着可能出现风险,有资不抵债“嫌疑”。但是,从银行信贷政策上分析,一般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都可以通过抵押、质押、担保等形式发放贷款。60%的负债率仍在安全控制线以内,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同时,我国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正在集中举债投入期,项目集中投入高潮,举债大量增加,资产负债率必然上升。这只是阶段性的,投入高潮过后,还债速度增加,负债率指标就会很快下降。

  目前,最为担心的是铁道特别是高铁的经营问题。举债模式搞建设,依赖的是项目建成后的经营高赢利性来支撑归还举债本息。如果铁道部一季度亏损近70亿元是阶段性问题,是短期性现象,那就不可怕。但如果预示着铁路长期亏损的开始,那问题就相当严重了。这就意味着,举债建设的风险很快就会来到。目前,铁道部国内借款超过18363亿,国外借款超过351亿,大部分是贷款。如果亏损继续和增大下去,就会使得这巨额贷款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甚至彻底不能归还。这将酿成巨大金融风险。因此,当务之急是必须迅速扭转铁路特别是高铁经营的严重亏损现象。铁道部应该有巨大空间可发挥。要把重点放在高铁上。

  要扭转已经开通的高铁运营严重亏损状况。措施是适度降低票价,吸引旅客,增加客流量,即采取薄利广销的策略。现在高铁的状况是,由于票价过高,一方面客源不足,另一方面运力严重浪费。以郑西(郑州-西安)为例,郑西高速客运专线每天只开22对动车组,但这条专线至少有每天开行160对动车组的通过能力。86%的运力处于闲置浪费状态。如果票价降低三分之一,由现在的240元降到160元,那么,旅客最少增加一倍以上。将吸引乘坐普通低票价旅客选择高铁。经营将会大大改观,收入将会大幅增加。

  一定要使得在建项目尽快建成通车,投入到运营之中。以石武、京石高铁为例,去年就应该通车,但是直到今天仍然遥遥无期。巨大项目贷款债务背负在身,却迟迟形不成生产能力,造成的浪费巨大,增加的财务压力可想而知。一定要确保在建高铁项目尽快完工,投入运营。

  总之,这几年铁路特别是高铁建设成绩是第一位的,存在的问题,通过努力也是完全可以解决消化的。高铁建设的成绩不能磨灭,并且仍然是我国铁路建设的方向。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