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两会时代”楼市三大猜想
作为近几年“两会”上的热点问题,房地产问题在今年“两会”上再度引得各方聚焦,并围绕于此涌现出各种议案、提案。3月14日,随着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期闭幕,意味着2012年楼市就此步入“后两会时代”。“两会”期间温总理曾明确表态“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基本可视作今后楼市主方向。不过,楼市仍有其他“滋味”可细品,我们不妨慢慢品味,观其细微,察其端倪,略作猜想。 猜想一:楼市调控步入“沉默期”,“大棒+胡萝卜”政策促平衡。 这里的“沉默”,指的是中央层面的沉默,这里的“沉默期”指的是“两会”到“十八大”之间的这段时期。随着中央高层在“两会”上屡次三番强调,将继续坚定不移的搞好楼市调控,树立了后两会时代楼市调控主基调。尤其是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会上强调:“一些地方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更是充分显示了楼市调控的坚定决心。 中央高层态度之所以这么坚决,一是从经济角度讲,他们心里非常清楚,一旦政策放松楼市将可能上演“绝地反弹”,而只要房价再度暴涨,楼市则可能惹来“崩盘”之祸,连累整个经济;二是从政治角度讲,“两会”到“十八大”这段时间的敏感性也决定了必须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在此期间不仅讲求“稳定压倒一切”,而且“房价合理回归”作为这届政府的“压轴之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央高层不会历经两年的调控努力,却在即将看见曙光之际轻言放弃。 当然,房地产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央政府再多么迫切的希望能在换届前实现房价合理回归,也不得不考虑经济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在“三驾马车”均熄火的情况下,对房地产的调控更不能出现闪失,中央不可能再祭出过多过狠的调控“招数”。因此,后两会时代,除非发生“黑天鹅”事件,楼市调控将就此步入“沉默期”,不会过度放松,也不会过度加紧,基本延续现有调控政策,顶多有些“小打小闹”的修补,很少或不再出台新的调控政策,试图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将会以“大棒+胡萝卜”的方式来实现,接下来我们就此做进一步的分析。 猜想二:地方政府“脉冲式”微调,小产权为房产税开道。 “两会”前,尽管有不少地方政府欲微调楼市政策而遭到中央的“棒喝”,但这种“棒喝”并不会彻底阻断地方政府的微调念头。就像脉搏的跳动就会产生冲击波一样,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骤减之下同样难以抑制微调的“冲动”。可以预见,“两会”后地方政府种种试图微调的举动还会出现,只不过会更加谨慎和隐秘而已,不过,只要地方政府胆敢大尺度挑战调控底线,中央就会毫不犹豫拿出“大棒”狠狠砸下。 当然,就像饮食讲究“主副食搭配”一样,与“大棒”政策相配套的“胡萝卜”政策同样不可或缺。作为对地方政府的弥补和安慰,中央除了发行地方债支撑地方收入外,还将加大力度推广房产税以增加地方收入。从“两会”上财政部等表态来看,“房产税”扩大已势在必行。近来,湖北鄂州等地已经着手进行整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税的准备工作,并已进行了前期抽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类似的试点工作会在更多的城市开展。 为了推进“房产税”的扩大,显然中央“用心良苦”,下决心向“小产权房”开刀为“房产税”开道即是证明。“小产权房”本来就比商品房便宜,若只给商品房征税,小产权房更平添了“价格优势”,而假如也对“小产权房”征税则又意味着承认其合法性,可以说两头为难,因此征收“房产税”前必须要先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从查处官员、追责开发商来看,中央此次清理“小产权房”这次将“动真格”。后两会时代,清理小产权房工作不再“只打雷”,而是将提上实质工作日程。 猜想三:继续逼迫房企“以价换量”,并逼银行共同分担“降价空间”。 调控紧逼之下开发商面临巨大的压力,有些房企乖乖顺应形势“以价换量”,但也不乏部分开发商选择“死扛”,寄望调控政策松绑,尤其是“货币政策”放松。也确实,货币政策放松迹象明显:2月份外汇占款较1月减8成,降存准率近在眼前;新上任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三位委员之一宋国青表示,“目前货币政策偏紧,未来还可适当放松”,引人遐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就算宽松,也不会再像09年那样大规模的宽松,更重要的是房地产这次恐难以近身“分羹”,对此开发商不宜误读。后两会时代,调控大棒仍然会继续逼开发商“以价换量”。 而作为相应的“胡萝卜”政策,将是逼迫银行适当“出血”,帮开发商分担“降价空间”,减轻开发商的承压。事实上,在答中外记者会上,温总理的讲话中有一句话分外“意味深长”,“我觉得房地产市场关系到财政、金融、土地等各项政策,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涉及到金融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利益,调控的阻力相当之大”。联想此前温总理屡屡喊话“开发商身上应该留着道德的血液”,弦外之意可知调控之剑已不再单单指向开发商,而是亦要求银行为房价下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两会”结束前夕,住建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要求银行保证对首套房贷款供应的支持。近段时间,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首套房利率已出现松动,普遍打折。可见作为楼市利益群体之一的银行,已不能再“袖手旁观”和“旱涝保收”了。后两会时代,银行还会做出更多让利,首套房贷利率将继续下探,并向更多城市“蔓延”。 楼市调控乃中央在下的一盘很大的棋,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于此博弈和角力。“两会”为今后的走势布好了大致棋局:“后两会时代”,中央调控将步入“沉默期”以维持此前的核心政策为主,并以“大棒”加“胡萝卜”政策组合力促平衡,具体表现为强压地方政府的微调,但扩大房产税增加地方收入,继续逼迫开发商“以价换量”,但催促银行适当出血帮开发商分担“降价空间”。当然,作为中央一贯的作风,在大棋局的基础上还会适当的“见招拆招”,大方向下的各式“微调”亦难免。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