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精细化设计系列4:由日韩住宅优点看我国住宅套型设计发展趋势
我国正处于住宅的高速建设阶段,粗放型建设仍为当前的主要现象。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的住宅设计也要逐渐转向精细化设计的方向。如今,消费者对于住宅商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精装修住宅在逐渐取代着毛坯房的位置。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以精细设计著称的日韩集合住宅中的很多空间设置和细节处理,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1. 门厅空间人性化 近几年,我国对于住宅门厅的设计已开始重视,门厅空间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门厅作为住宅的入口空间,给人以第一印象,其礼仪性不言而喻。门厅空间设计的相对完整,不仅对于装饰装修的意义重大,而且也可形成过渡空间,有利于增强住宅内部空间的层次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入户换鞋已经成为城市居住生活中的基本习惯,再加上穿衣戴帽,整理着装,放置雨伞、手包、钥匙等行为,门厅空间所需容纳的活动可谓日渐丰富,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为保证室内的整洁效果,门厅内鞋柜、衣柜、伞立等收纳性家具的存在十分必要,同时还要留有穿衣、换鞋的足够空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鞋帽、外衣类物品不断增加,用于户外活动的体育用品、健身器材类物品也需要储藏空间,门厅的储藏作用更加不可忽视。 日韩的集合住宅中,门厅空间的设计历来周到细致,可谓实用性与装饰性并重(见图13)。随着生活需求的细腻化,我们的门厅设计也会向此方向发展。 2.主卧功能扩大化 现代住宅中,卧室空间的舒适性越来越得到使用者的关注,尤其在三室户以上的面积较大的套型中,主卧空间的设计更加成为居住舒适性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的新套型中,主卧的面宽和面积都在逐步增加,与此同时,主卧室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大。现在的主卧在设计时已经不再单纯满足于可以布置双人床、衣柜、电视柜、床头柜了,随着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主卫、衣帽间、阳光间甚至小书房等功能空间已逐渐加入到主卧区的设计范围(见图14)。 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住宅套型中,主次卧的位置较为靠近,主卧自身的私密性相对较差。韩国的四室户住宅中主卧区自成一体的做法,不但使得主卧的空间配套完整,私密性强,内部活动受干扰的机会也较小,在提高了主卧舒适性的同时,整套住宅的空间品质也得到提升。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 3.储藏空间细分化 储藏空间在我国的以往的套型设计中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最初的住宅中基本没有储藏的空间,之后逐渐增加了壁柜、吊柜等收纳类空间,直到近年来在面积较大的套型中,才开始正式出现“储藏间”、“衣帽间”等空间。实际生活中,储藏空间对于现代居住生活十分必要,青年住户有大量的衣物储藏需求,中年住户需要空间分别储藏自己和孩子各自的生活用品,老年住户更是有很多不舍丢弃的物品需要储藏。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储藏间设置不足的住户家中往往较为凌乱,且服务阳台、书房甚至次卧等空间都不得不兼有储藏间的部分功能。因此,今后的套型设计中,储藏空间的比重是应该增加的。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分类储藏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衣物、电器、玩具、清洁用品、杂物等不可能都置于一个大的储藏间之中,家务工具、厨房炊具和卫生间用具也不会收纳在一起,此外,旅行用的大箱子、日常的小物品、囤积的粮油食品也各自需要不同大小、不同条件的储藏空间。因此,在加大储藏面积的同时,储藏空间的分类细化也是有必要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虽然其住宅面积较小,但储藏空间比重非常大,一般达到住宅使用面积的1/10左右,并且分类细致,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也是我国今后住宅套型深化设计及精装修的发展方向之一。 4.卫浴空间分间化 目前中国的卫生间设计中存在着盲目追求增加卫生间个数的倾向,如两室两厅的套型中,就有2卫(主卧卫和共用卫),甚至有3卫(主卧卫、共用卫、工人间的卫生间)的情况。我们认为在小面积住宅及经济适用住宅中设多个卫生间既不经济也无必要。由于现在的中国家庭已经是以小家庭为主,平均家庭人口为3.0人,二室户的购买者一般为青年夫妇,有1个卫生间应该足够。 部分追求时尚的青年夫姻、雇有保姆和钟点工的家庭、家中有老人同住者及经常在家中接待宾客者,希望有1个以上卫生间。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参考日本卫生间功能分设的做法,设“一个半卫生间”,即在卧室区域设一个三件套或四件套(即在常用的三件卫生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浴缸或洗衣机)的标准住宅卫生间,同时在公共区域设一个只有坐便器和洗手池的迷你型卫生间,后者可作为解决客人、工人的如厕需求,同时也可缓解主卫生间在早晚高峰使用期间的压力。 5.管井设备可更替化 由于目前国家在厨、卫管线布局接口等方面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造成各工种各自为政,各种管道的配置任意性过大,各专业过分强调本身的特点,而不是服从使用功能,考虑放置设备及装修的要求。特别是煤气管任意穿行厨房,造成厨房布置橱柜困难。橱柜厂家不能批量定型生产,须到每户去实地测量才能避开管线,橱柜安装时还必须在成品上凿洞开槽,增加了许多手工操作,并使橱柜质量大受影响。卫生间中因管线不能移动或位置不当,造成很难增加新设备和改变洁具位置。 这方面日韩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韩国集合住宅的设计中,将各种立管均纳入管井或管道夹墙中,使室内空间完整,易于装修,且方便检修。日本的新式住宅中,提倡将地面槊高一定空间,在地板下面布置本户内的各种管线,立管和各种仪表则统一设于外侧公共走廊,查表、检修时不用入户,在公共区域即可完成,且便于日后住宅设备的更换和住户调整室内空间时重新布置管线。住宅结构的寿命一般为80 - 100年,而各种管线的寿命平均为20 - 30年,采用这种做法之后,各种管线都可以轻易更换而不影响住宅楼栋的主体结构,即不会因为局部设备的问题而拆毁整栋建筑,真正实现“全寿命住宅”。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住宅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加,作为设计者的我们,应在高速建设的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设计中注意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注意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深入体会日韩集合住宅设计中的精细化设计,与我国的实际需求结合,把我国城市集合住宅的套型设计提高到新的阶段。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