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未降价即救市 无异耍流氓

2013-8-28 08:4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2| 评论: 0

简介:  芜湖市2月9日出台房地产救市方案,2月12日发布通告暂缓执行(比佛山多活了3天有余)看似闹剧一场,却已充分反应地方政府目前所处之艰难窘境。   ● 地方救市将层出不穷   细究芜湖市所发布的 ,之所 ...

  芜湖市2月9日出台房地产救市方案,2月12日发布通告暂缓执行(比佛山多“活”了3天有余)看似闹剧一场,却已充分反应地方政府目前所处之艰难窘境。

  ●地方救市将层出不穷

  细究芜湖市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若干意见>,之所以自“诞生”之日即暴发争议,主因在于“救”的太彻底。包括针对开发商的缓解部分资金压力,及针对消费的购房入户、免契约、发补贴等,甚至学历愈高补助越多,基本囊括属于地方职权范围内的所有资源,令中央难以视而不见。也因此当芜湖一如市场预期的宣布暂缓实施时,不少人敲锣打鼓、欢天喜地的大呼:这是人民胜利!

  但我不作如此观,我认为这一切都是政治角力与测试政策底线的过程,用不了多久,伴随着买气持续低迷,不断修正、打放水擦边球的地方救市举措将层出不穷,迫使中央不得不认真思考“限购”逐步松绑、退出市场的时机,甚至订定标准、框架,下放权力让地方自行判断救市的必要性,及相应的承担房价反弹的后果与行政责任。

  ●现在市况确实惨淡

  换言之,政府救市终将成为现实,至于发生的时间点则是充满弹性,关键是价与量的变化:当房价跌破20%,而成交量无明显上升时,政府救市手段势必启动,包括:降低首购乃至改善型需求进场门槛(信贷)、压缩限购对象与范围、提供购房者优惠或补贴…等。

  那么目前的市场状况到底如何?是政府救市的适当时机吗?兹提供以下数据便于参酌与判断。

  2011年全国供应商品房用地9.67万公顷,同比增加4%,而全国130个城市住宅类用地7473宗,成交面积37354万平米,同比减少16%,说明开发商购买住宅用地的意愿降低,之所以如此,与普遍低迷的销售状况脱离不了干系。

  截至今(2012)年1月底,十个典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青岛、南京、厦门、杭州、南昌、福州等,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5901万平米,以今年1月之前6个月的平均销售速度来看,约需16个月,此一存销比已超过去年12月份的14.4个月,再创历史新高。更令人忧心的是,之前为因应政策打压,许多开发商选择延迟开工,导致供给周期拉长,截至去年全国未竣工房产项目15.04万宗,面积47.99万公顷,4倍于过去三年年均实际供应量,而以1平米盖1.5平米之容积率1.5%计算,可建成72亿平米,突显未来1~1.5年内供应量将一路维持较大规模,进而形成一定比例的烂尾楼出现!

  ●地方财政面临严峻考验

  市场销售惨淡,影响所及,地方政府感受深刻,2011年上海土地出让收入1491亿元,是2009年后再次居首,北京、苏州、天津、重庆,紧随其后。而2011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3429.8亿元,土地收入占43.5%。2011北京地方财政收入3006.3亿元,同期土地出让收入1233.68亿元,占地方财政41%。平均计算上述5城市2011年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依存度超过30%。这还算是少的,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破3万亿元,当时北京土地财政比例甚至达到50%以上!

  尤其严重的是二、三、四线城市,2011年沈阳土地出让630.5亿元,居全国第七,一般预算收入只有621亿元,大连2011年土地收入529.3亿元,居全国第十,一般预算收入却仅651亿元。

  ●涨时急惊风,跌时慢郎中

  上述数据无不显示,地方政府救市有其苦衷,毕竟“兔死狐悲”,开发商不支倒地,地方政府日子也不会好过。目前的难题是即使市场哀鸿遍野,房价的平均跌幅却相当有限,致使中央缺乏“放手的勇气”,惟恐一旦反弹,威信再度尽失是小,走上日本“消失二十年”的老路事大。

  以上海为例,来自二手房指数办公室的统计,今年1月份上海二手房指数2583点,环比去年12月仅微降0.12%,即使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不过弱弱下修0.31%。涨时急惊风,跌时慢郎中,你叫调控怎么松?

  至于“土地成本垫高房价”这种专业话题,老百姓不想听,政府则假装听不懂,开发商只能自求多福。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