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的城镇化路径
沙县小吃的兴起,还得从躲债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沙县民间融资渠道“标会”崩盘,数千人外出躲债。为了谋生,躲债者在外摆摊开店,做起了家乡的小吃。由此,沙县小吃一发而不可收!他们最先在福州、厦门开店,2001年在珠三角形成规模,2003年覆盖长三角,2007年在北京搞了推介会。现在,新加波、中国香港都有沙县小吃。 目前,沙县小吃产业每年的营业额已超过40亿元。“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沙县小吃的经营者赚到钱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家乡买房置业。近几年沙县县城新开发的住宅小区,70%以上被沙县小吃的经营者买下。 随着沙县小吃的崛起,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出来。截至2009年,沙县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9.3%。 城镇化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农民尽快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也就是农民进城的过程。农民以什么角色进城?是靠力气,还是以一技之长带着创业项目进城?沙县进城务工农民正是以后者取胜。沙县人颠覆了靠出卖简单劳动力,赚取微薄工钱的旧有农民工形象。 城镇化可以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如果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5%,即可新增两亿多城镇人口,其居住、生活、就学、就业都会创造巨大的经济需求,为扩大消费和投资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但城镇化也是把双刃剑。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虽然城市面积只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却消耗着全球75%的资源,并产生了更大比率的废弃物。因此,城镇化既有无可比拟的光明前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再加之我国的城镇化是在时空压缩中进行的,且规模巨大,“萝卜快了不洗泥”,我们更应当冷静思考、兴利避害。 时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当跟上,城市管理者应当提高服务水平,应当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沙县小吃的经营者就是这群人的代表。 可以说,沙县小吃为我国的城镇化开辟了一条路径。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