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TPP
在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闭幕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纲要完成。美国力推TPP,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TPP这三个字母瞬间抢了APEC的风头,成为世界媒体标题使用率最高的词汇。 TPP的前生今世 2002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闭幕时,智利、新加坡和新西兰三国领导人宣布出笼“太平洋三个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P3)。2005年4月,在P3的第五轮谈判中文莱宣布加入,P3变成P4。四个发起国2005年6月3日签署协议的名称是“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英文简称“TPP”,该协定于2006年5月28日生效。 TPP属于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英文版共160页,内容广泛,包括货物、法规、贸易救济、卫生检疫、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竞争性政策等自由贸易的各个领域。协定要求成员之间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促进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其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零关税。TPP是个开放性的协定,欢迎任何APEC成员及非APEC成员参加。虽然目前TPP的签约国和谈判加入国都是APEC成员,但TPP完全独立于APEC之外。 为何要出笼TPP 既然有APEC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其他贸易协定,为什么还要出笼TPP呢? 1989年成立的APEC目前有21个成员,既有发达的工业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成员国之间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差异,导致APEC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方面很难达成共识。况且,APEC是个论坛性组织,发表的《声明》《共识》《宣言》等文件不具备法律效力,对成员缺乏约束力。为此,APEC成员只有从APEC框架外另寻途径,通过单边或多变自由贸易协定(FTA)实现APEC提出的各种设想。 虽然在WTO框架下可以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多边协定,但由于WTO过于庞大,在该框架下谈判旷日持久,耗时费力。由于FTA谈判成员比WTO成员少得多,比较容易达成一致。因此,FTA形式的贸易协定越来越受到青睐。 亚太地区已经存在多个FTA,如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澳大利亚-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澳大利亚-美国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新加坡更紧密经济关系协定等,这些协定纵横交错,实行起来不但效率低,而且容易发生冲突。为此,有必要整合这些FTA,用一个多边协定代替这些单边协定。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TPP出笼了,而且得到积极相应。美国2008年宣布加入TPP谈判后,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相继宣布加入TPP谈判。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