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编制城市规划不能跨越阶段

2013-8-28 08:5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2| 评论: 0

简介: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内容辑要:   城市规划追求城市建设的美观无可厚非,但如果因此就挤占本该投入到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资金的话,那么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城市化的门槛,阻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内容辑要:

  城市规划追求城市建设的美观无可厚非,但如果因此就挤占本该投入到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资金的话,那么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城市化的门槛,阻碍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规划非常重要,但一定要以战略和财力为依据,不能跨越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各地对于城市化、城镇化的热情很高,但在这方面的认识却不尽一致,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看,主要应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地方政府不能把城市化等同于城镇建设。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即随着城市工业化水平提高和服务业的发展,城市有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最终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地方普遍关注的却不是如何解决农民工的待遇问题,或者是其家属的进城问题,而是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空间的拓展。对此,笔者认为,各地应正确认识城市化、城镇化的内涵,不能操之过急,要等到农村人口稳定之后再做这方面的规划工作。

  其次,城镇并非越大越好。我国有些地方提出土地城镇化,认为城市占用的土地面积越大,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实际上,评价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能仅仅看空间和土地。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集约发展,要求城市用地也应集约利用,即单位面积能够承载更多的产业和人口。“十二五”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各地的区域规划都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高效利用国土空间。而客观看,目前我国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还比较粗放,应给予高度关注。

  第三,城市化不仅仅是户籍的改变。城市化应与就业相联系,如果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且住在城市或城镇,那么就是城市化;如果仍然从事农业,住再好的房子也还是农民,也不是城市化。目前,我国出现了一种“为城市化而城市化”的倾向。有的地方提出要用城市化拉动工业化,这其实是把城市化提到了一个不合适的高度。事实上,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工业化的伴生物。

  第四,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贪大求洋、唯美主义、千城一面。笔者认为,追求城市规划美观本身并无可厚非,但关键问题是,如果仅仅是为了城市的美化和亮化,就过多投入,甚至挤占原本应投入到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资金,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提高了城市化的门槛,阻碍城市化进程。农民进入城市主要是为了寻找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水平,不单纯是找房住。因此,笔者认为,城市规划非常重要,但一定要以战略和财力为依据,不能跨越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规划的科学性。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包括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在实施这些规划中应注意规划的衔接、规划的依据,注重规划的科学性。过去,人们总是觉得规划的约束力不够,规划的权威性不够。而笔者认为,规划的科学性同样不能忽视。如果规划得不科学,按规划实施会遭受很大损失。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就要搞好战略研究,把战略研究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很多地方不太重视战略研究,甚至不懂战略是什么。实际上,战略问题非常重要,同时难度也很大。发展战略是长期性、全局性、关键性的发展思路,如果没有战略的指导,而在仓促间作出规划,那么规划的科学性就值得怀疑。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