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究竟该怎样破解春运难题

2013-8-28 08:4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6| 评论: 0

简介:  2007年,铁道部曾表示到2010年春运一票难求将得到很大的解决;2009年,铁道部又表示一票难求现象到2012年基本消除;到了2010年,铁道部又说到2020年铁路将解决一票难求问题;到了2011年,铁道部又说2015年不再一 ...

  2007年,铁道部曾表示“到2010年春运一票难求将得到很大的解决”;2009年,铁道部又表示“一票难求现象到2012年基本消除”;到了2010年,铁道部又说“到2020年铁路将解决一票难求问题”;到了2011年,铁道部又说“2015年不再一票难求”……

  这像个笑话,却又不是笑话。只是一张回家过年的火车票,连强大的铁道部都无奈地“出尔反尔”,普通百姓又能如何,而春运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春运难,难于上青天。可春运为何如此之难?

  表面上看,春运难的问题,是短时间内、大规模运输需求的集中爆发而导致。正如国家发改委所测算的,“2012年春运期间客流量将达到31.58亿人次”。40天,31亿多人次的人员流动,僧多粥少,且还是稀薄得可照见人影的“粥”,当然会很艰难!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因为我们有了太多的流动人口。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21亿人。这么多的人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过年,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与亲人团聚,看望家里的老人、孩子。数以亿计的人要回家,又怎能不让回家的路途变得拥挤、艰难!

  因此,要想真正破解春运难题,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对于前者,我们应该调整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思路,高铁当然要建,但更应该注重普通快速铁路建设,要注重现有铁路网的优化与完善。毕竟,比之高铁,普通快速列车、甚至是动车,不仅在投资及运营成本、实际的旅客运输能力,还是在最终的票价上,更有优势,也更符合现实的需求;同样的,高速公路也是要建,但不能忽略其他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并且,更该注意降低、取消公路通行费的问题。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加强道路安全管理。有了路,有了让人乘得起的车,只是出行的基础。还必须加上足够的安全保障,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有效”的旅客运输能力。

  对于后者,也是治本的方式,则是需要我们尽量地减少所谓的“流动人口”。

  一方面,加大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国家政策及资金扶持,并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规划,让更多的人可以在家门口或者离家更近的地方实现就业;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人可以在就业地落户、安家,让更多的人可以变他乡为新故乡。人在哪里,家便在哪里,还需要回家的奔波么?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实际上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是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对于流动人口的户籍变动,特别是农村户籍的农民,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除了让他们可以享受落户地的居民待遇,也要切实保障他们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利。比如,允许他们继续保留相关权利,或者,允许他们以“变现”的方式,出让相关权利。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