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国外摩天大楼为何少

2013-8-28 08:4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8| 评论: 0

简介:  1873年,英国曾建造了高达269英尺(82米)的早期摩天大楼米德兰大旅馆,当时英国建筑师们开始梦想着欧洲必然将从摩天大楼的摇篮变成圣地。   然而,至高无上的维多利亚女王认为摩天大楼粗俗的外表影响了伦 ...

  1873年,英国曾建造了“高达”269英尺(82米)的早期摩天大楼米德兰大旅馆,当时英国建筑师们开始梦想着欧洲必然将从摩天大楼的摇篮变成圣地。

  然而,至高无上的维多利亚女王认为摩天大楼粗俗的外表影响了伦敦天空的优雅,颁布了高层建筑法令,终结了英国的摩天大楼运动;欧洲的其他国家也纷纷出于各种理由限制摩天大楼的发展。

  后来,随着摩天楼诸多弊端的日渐暴露,在摩天大楼的建造方面,欧洲人更加保持了克制与理智。在“救救孩子,救救老人,少建高楼”的口号下,欧洲许多城市更开始有计划地拆除高楼。

  目前,欧洲许多国家绝大部分的建筑都在5层以下,新建筑没有向高空发展,而是着重改进内部布局,使其现代化和智能化。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他们发现,安全、实用远超过一栋楼房的高度所带来的荣耀。

  在英国,所有的超高层建筑都仅建在新区,即使这样,凡有摩天大楼项目要立项的时候,仍须作为特殊建筑召开市民论证会议,会议甚至需要首相一级的官员参加。

  德国则刮起了一阵“反建高楼风”。一些德国城市为了“要不要建高楼”的问题,甚至举行了公民投票。德国各城市都设有高楼局,它的职责主要是:审批高楼建设项目,对新项目进行环境、文化等方面的评估;限制建筑高度,如在古建筑区不得兴建高度超过古建筑的新建筑;把握新建筑与古建筑风格的协调;通过法律,对违法单位进行起诉。高楼局的成员,有国家建筑规划师、环保专家、学者等。

  美国一些城市近年来市中心区的摩天大楼空房率直线上升,投资商陷入困境。

  其实,早在1974年,芝加哥443米的西尔斯大厦落成之际,美国建筑界就发生了一起重要事件———以着名建筑师菲力普·约翰逊为首的一大批建筑工作者拒绝在美国设计摩天大楼。

  如今,在摩天大楼的发源地———芝加哥,对于摩天大楼的建设和改造重点,已放在如何改善人居环境上,就是将绿色点缀大楼,降低摩天大楼的污染,让城市更宜居。

  曾经独领世界第一高楼20多年的西尔斯大厦,花费8500万美元进行了“绿色改造”,在屋顶上安装风力涡轮、新的照明系统、额外的通风系统和一个绿色屋顶。这座大厦现在已经降低了50%的能耗。

  当今世界,正开始以理性和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超高建筑。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