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保障房分配关检验

2013-8-28 08:3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1| 评论: 0

简介:  严格准入、程序公正、过程透明、技术支撑、及时纠错,二十字诀如何堵住保障房分配漏洞。   千万量级的保障房大建设,吸引了亿万关注的目光。作为一种福利蛋糕,它将如何分配,牵动举国上下神经。   20 ...

  严格准入、程序公正、过程透明、技术支撑、及时纠错,“二十字诀”如何堵住保障房分配漏洞。

  千万量级的保障房大建设,吸引了亿万关注的目光。作为一种福利蛋糕,它将如何分配,牵动举国上下神经。

  2011年12月22日的全国住房保障工作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公开公平公正分配是住房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规模保障房建成后,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和紧迫。

  为确保公平分配,李克强给出“二十字诀”,即“严格准入、程序公正、过程透明、技术支撑、及时纠错”,并表示2012年要就此开展专项督查。

  严格准入,就是明确界定和坚决把住保障对象是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程序公正,就是在审核、公示、公证等环节严格把关,使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平等参与申请和分配;过程透明,就是要坚持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社会和媒体监督;技术支撑,就是要抓紧建设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尽早实现联网,真实全面掌握申请者、入住者信息,提高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及时纠错,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一旦发现不符合条件者获得保障房,做到坚决及时清退。

  在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邹劲松看来,分配公平不仅是保障房的生命线,更是政府公信力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

  失范前鉴

  2012年是3600万套保障房五年计划的第二年,除工期、质量外,如何把好分配关,也广受瞩目。

  李克强在全国住房保障工作会上说,如果不把分配问题解决好,该保障的“落了空”,不该保障的“搭便车”,就会影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顺利推进。

  在过去几年的保障房建设中,分配关曾出现多次“失守”丑闻。多位受访者对《了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过去的保障房分配丑闻,多由制度不完善,过程不透明,外部监督机制缺乏等多重因素诱发。

  河南省郑州市纪检监察系统2011年查处的郑州市经济适用房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林连波案,是一起典型的职能部门人员暗箱操作、徇私舞弊案例。

  经查明,林连波自1996年起分管郑州市经济适用房的销售、经营等工作,与人合谋,每卖一套经济适用房,从中加价2万元至6万元不等,林连波可分得1万元以上“辛苦费”。

  办案检察官发现,经林连波之手倒卖的经济适用房涉及近30个小区、40余套,其受贿总额达70余万元。2011年国庆节前,林连波案已交司法机关处理。

  据办案检察官透露,经济适用房的房源本应全部上交房管局予以公开销售,但开发商大多会私自留下部分房源,或自行销售,或将房源的购买指标送给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以“协调关系”。林连波便轻松地“笑纳”了开发商送来的40多个经济适用房指标。

  郑州市二七区土地储备中心原办公室主任卢建国,也以相近手法,利用职务之便向开发商索要经济适用房转手倒卖,在2011年东窗事发,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刑十年零六个月。

  与全盘私下操作相比,发生在2009年的经武汉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虽然表面上实行了公开摇号,但通过摇号作弊的手段,使得请托的申购人获得购房资格。

  过去保障房分配失范的另一类型表现为审核关口不严,对申请家庭的住房、家庭资产及收入等缺乏科学准确的统计方法,入户调查、对外公示等环节流于形式。如上海、深圳等部分地方被查出有少数家庭存在瞒报房产、资产等情况。在一些地区保障住房公示名录中,某些申请购房者家庭年收入及总资产净值两项中,竟显示为“零”。个别地方还曾被曝出保障性住房成了当地干部的“特权房”。

  此外,少数家庭将保障房对外转租转借,也在多地不时引起非议。

  北京经验

  邹劲松对本刊记者说,从武汉“六连号”、郑州经济适用房倒卖指标等事件来看,充分暴露了以往保障房分配制度的不健全。而在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及政策上的指导监督,分配过程由各个区住保办具体执行实施,区县人大、政协,监察局、新闻媒体、公证处等进行监督,由此一来,便形成了一道防火墙,决策层、执行层与监督层三者分离,区级执行,市级监督。

  从2007年开始,北京便开始探索确保公平的保障房申购分配做法,在资格审核阶段,实行“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在分配方面,实行“公开摇号,顺序选房”,坚持“六公开”原则,即政策公开,程序公开,房源公开,配售对象公开,摇号和选房过程公开,将摇号和选房结果公开。

  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审核配售处副处长周玮告诉本刊记者,在街道审核阶段,主要审查申请家庭包括家庭人口、住房面积、家庭收入、家庭总资产在内的四方面材料。在初审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双人入户调查和单位回访等制度,有条件的还对入户调查全程拍照和使用录音笔,进行电子影音留存。对于人户分离的申请者,采取街道办之间书面协查的方式。推广社区“听证会”制度,由住房保障部门及社区居(家)委会相关人员组成的听证小组,对申请家庭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2010年4月开始,北京市住保办在全市范围内,对已通过资格备案的17.9万户申请家庭收入、住房、资产等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核查,逐步建立了同房屋产权、公安、社保、地税、车管等部门联动查询机制。进入轮候阶段的申请家庭,在公开摇号前,对上年度的住房、资产和收入及家庭人口等情况进行一次复核。一旦发现超标,则毫无条件地退出。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