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钱难赚 房价两难
2012,或许又是保卫财富的一年,而房产或许不再是避风港。如果说,过去房价是上下两难的话,如今则是缓跌、快跌成两难。 2012,欧元区经济或会出现衰退和通缩,主权债务危机有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迹向,QE3的推出成为可能。投资者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恐惧,将取代对通胀上升的担心。而从国内经济来看,经济结构并未出现转型,而GDP增速却将出现下滑。而就房地产投资而言,投资者对房地产乃至产业链下滑的担忧,可能会成为共识。 从目前情况来看,即便取消限贷、限购政策,仅就资金面来说,2011年房市也应会进行调整。而政府不可能撤回调控(限贷、限购)措施,主要是担心又被误会在偏帮地产商。当社会舆论都一致抨击开发商、政商合谋时,若宣布暂停调控,肯定会被认为是“不讲信用”。 自去年4月起,楼市调控已进行至第21个月,虽然地方政府不时要求中央“松绑”,但限购令何时取消,取决于“有利楼市的长效机制”形成。例如,若市场税收等措施慢慢跟进,做好衔接,行政措施(如限购令)便会慢慢退出。 若贸然取消限贷、限购政策,将会令大众对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失去信心。这就等于给了投资者一个暗示,只要房价下滑,政府便会取消对先前的调控,让其束之高阁。政策的推出,应具有效性和公信力,不能因一时房价下跌而马上更改,否则日后推出的政策将更不得人心。 房价升得太快,自然会造成未买房的人不满。但如果房价迅速下跌,又会让很多已买了楼的小业主愤怒,届时又会造成社会不满。而一旦房产行业“硬着陆”,非但相关的银行、中介、钢铁、水泥等会受影响,甚至会对社会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那若缓跌呢?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房价若出现缓慢下滑,也是一场“杯具”。 金融海啸以来,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用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仍未见底。美国近期的货币政策,都旨在纾解国民在房价下跌时的困境,并拖慢房屋被银行回收的过程和速度。 对银行体系大幅注资,并压低利率,的确可以为欠债者纾困,让他们可以利用较低的利率去融资和还债,减轻利息负担。然而当利率被压低至近乎零,反会剥夺了储蓄者的利息收入,包括退休人士在内的众多储蓄者,会因为利息收入大跌而节衣缩食,减少消费,这又会放缓经济复苏的速度。 换言之,虽然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导致房价缓跌,但却放慢了市场取得新平衡点的时间,经济复苏变得遥遥无期。 房价上涨,很让人快乐。而一旦房价下跌,去杠杆化的过程则刚好相反,它会带来很大的痛苦。 个人感觉,2012仍会是混乱之年。快钱难赚,我们应该做的,还是努力工作,同时谨慎投资,保卫财富。很有可能,一直得等到2013年,才是捡便宜的好时机。如今的明智之举,是预留充足弹药,静候投资良机。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