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融资之困如何解

2013-8-28 08:3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0| 评论: 0

简介:  需求分化和销售遇冷是导致房企过冬的直接原因,但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资金的紧缩,即融资之困。2011年,银根紧缩,不仅开发贷及企业融资受困,因为限贷而导致企业回款无力也成为遏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那么,这一年 ...

  需求分化和销售遇冷是导致房企“过冬”的直接原因,但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资金的紧缩,即融资之困。2011年,银根紧缩,不仅开发贷及企业融资受困,因为限贷而导致企业回款无力也成为遏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那么,这一年融资的困局在哪里,什么紧了,紧到什么程度?房地产融资又出现了哪些创新或是擦边球?未来又将出现哪些新的空间或机会?

  “这是我的新名片,希望大家以后更多的是记住我这个新的角色。”

  刚刚进入12月,滨江集团掌门人戚金兴就兴奋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新身份——杭州普特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伴随着普特资本旗下首只基金———普特滨江一号6亿元种子基金的募集完成,浙江省首只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即将正式成立,滨江控股进入地产基金的大幕由此开启。

  在信贷、IPO(首次公开募股)、发债、信托等融资渠道纷纷受阻之时,眼下,早些年活跃过的房地产基金再度进入人们视野。目前,包括万科、金地、华润、复地等知名开发商都已试水房地产基金。此外,包括世茂股份在内,有意设立房地产私募基金的知名房企也不在少数。

  偿付危机

  如今,拿什么还钱,已成为众多“钱荒”房企的一大难题。

  据业内权威人士估算,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私募、民间借贷、海外发债等方式筹集的高息借款超过1万亿元,其中多数高息借款的期限在1~2年。保守估计,今年底即将到期的高息借款可能超过千亿元。

  事实上,中小房企因还不起高利贷而被清盘的案例并不少见,但是,通过正规信托渠道募集的资金近期也开始出现兑付风险。而最先令市场察觉到兑付危机已然出现的信号,是10月初一期名为“青岛凯悦特定资产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拟发行产品。

  该款产品由四川信托发行,总规模8亿元,期限两年,收益率11%~13.5%,高于目前同期限信托产品的平均水平。据了解,该信托的标的“青岛凯悦项目”,正是2010年8月在中融信托“中融·青岛凯悦”产品中,以近4亿元信托资金所投资建设的项目。

  知情人士透露,凯悦项目地处青岛香港中路高档旅游商务区,但建成后销售回款未达预期,使之前为之专门推出的中融·青岛凯悦信托和建行债权很可能无法按期兑付。此次发行新信托正是为了筹集资金偿还到期债务。

  由于房地产市场环境持续恶化,上海、天津和南京等地也已相继曝出多款信托计划到期无法兑付的消息。中泰信托一位内部人士介绍,2009年发行的房地产信托很多即将面临集中兑付,尽管信托计划在设立之初会约定兑付风险的应对预案,比如处置抵押资产作为第二还款来源,或向监管部门报批申请存续期延期等;不过一旦真的发生兑付困难,大多数项目想的办法是“借新偿旧”。

  “在房地产行业趋势性向好的情况下,借新偿旧的对倒操作,既包含了短期不利形势反转的可能,也可以使信托公司从地产类业务的高利润中继续抽成。但是,一旦房地产形势持续低迷,借新偿旧对开发商而言无疑是饮鸩止渴。”业内人士表示。

  天津地王项目“星耀五洲”的债务重组正是这种风险的集中爆发。最初中信信托以接近30%的高息介入,不堪重负的开发商又相继引进华能贵诚、华融信托借新偿旧。由于项目难获信贷资金,开发周期冗长,严重滞销的星耀五洲,经历了3年信托借新偿旧后,到今年上半年,其负债已高达91.78亿元,但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不足2亿元。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