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坚持房地产调控并非企业“寒冬”

2013-8-28 08:4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2| 评论: 0

简介:  近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做为2012年楼市基本政策定了下来。对怀抱住有所居梦想,迫切希望房价下降的普通老百姓而言,这一消息无疑是值得欢呼的。   对于房企来 ...

  近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做为2012年楼市基本政策定了下来。对怀抱“住有所居”梦想,迫切希望房价下降的普通老百姓而言,这一消息无疑是值得欢呼的。

  对于房企来说,在继续调控房地产的政策之下,必然面临众多的发展不便和瓶颈。比如住房成交量锐降而导致的资金回笼困难,比如金融货币政策从紧而带来的融资困难等。然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处在企业经营可持续的基本特性的层面而言,坚持房地产调控,对于中国企业未必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首先,企业发展依赖于整体社会经济的良性与可持续。过去几年,中国房地产带动了中国经济,但也绑架了中国经济。这致使中国经济繁荣的表象之下,隐藏着重重隐患和危机。比如房地产发展过热所导致的建设盲目、房子质量下降问题,房价过高所产生的楼市泡沫化严重问题,老百姓压力感增大、满意度下降的问题,买房、炒房导致的国民经济虚幻化问题……

  国家对房地产进行调控,事实上是谋求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一个方面。因为唯有国民经济整体稳定发展了,企业包括房地产企业才有发展的良好环境和依托。房价回归理性,维持在民众5~6年收入可以支付一套的合理范围之内,是让老百姓受惠之举,更是救助中国楼市、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必须。国家如果不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任由房价高高地往上爬,然后在“橡皮筋效应”中弹向反面,恐怕才是对中国楼市、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不负责。原因很简单,楼市泡沫越大,破裂的可能也就越大,后果也就越严重。

  其次,企业依赖于市场,经济发展依赖于消费者,企业和经济均不能脱离消费者而“一枝独放”。企业将生产力转化为企业产品,而企业产品唯有被消费者购买和消费才能实现其价值。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如果消费者被高房价,被30年或者一辈子都没有希望买到一套房子所挟持,失去了消费能力。企业产品失去了市场,企业也必然会失去其存在的必要,中国经济也势必无法发展。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与其说是对企业的约束,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倒不如说是对企业的救赎,对企业发展回归理性、科学、可持续的引导。而挤出楼市水分、减少泡沫、降低房价,与其说是让企业“跳楼”、“出血”,倒不如说是促进企业回归正常发展轨道的前提,是避免疯狂的房价将企业、将经济带上虚幻的云朵之中,继而摔下来,跌得更惨。

  楼市调控、房价回归,是百姓的福音,又何尝不是房地产企业的福音。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