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底”还是“贴地”
最近楼市广告出现一个新词,名叫“铁底”,意思是确凿无疑的低价。记者最初一看,还以为开发商写错字,最低价不是应该是“贴地”吗?广州俗语称:“输到贴地”,都跌到地上了,你说这个价不是最低?难道要开发商倒贴给你? 众所周知,楼市下行时,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楼市上行时,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现在楼市是上是下,大家心知肚明。此时是“铁底”,彼时就“成色不足”了。价格底部是相对而言,跌10%相对于跌5%来说是底部,待跌到15%,-10%的谷底变成山腰,价格一次次探底,购房者看跌心理进一步加强。 从2008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楼市触底只是一瞬间,旋即被4万亿拉出一个V形反弹,2009年任何一个点入市,对于2010年和2011年来说都堪称底部,获利50%乃至100%都是稀松平常事。2011年八九月入市,从目前来看应该算是摸高入市。当时开发商憧憬楼市限购会有所松动,购房者也预料限购不会持续太久,担心窗口期转眼即逝,入市的决心十足。随着“铜九铁十”的到来,各地试图为限购松绑而临门“挞Q”,市场风向骤然扭转,开发商以价换量势头明显,价格跌势“从农村包围城市”,2008楼市“冰河期”终于复刻成形。 一些楼市观察家在价格跌势之前还挺乐观,当郊区盘纷纷出现劈价出货,他们说,市区盘有其价值所在,市区楼价能hold住;当市区个别公寓盘出现万元单价大跳水,他们说这只是公寓,不是纯住宅;当市区纯住宅学位房也出现万元“蹦极”,他们说只是小开发商在出货;当万科大坦沙柏悦湾开出12900元/m2的“惊喜价”,观察家们终于噤声了,2008年的价格“屠夫”再次出手,拐点再世有木有?一位观察家告诉记者,只有当一个大开发商推出的市区纯新盘以低价出现,这才有指标意义。 2008年楼市调控“未竟”,写下一个停顿符,好多人以为这是个休止符。3年后,一个调控2011版本卷土重来,终于以限购的铁腕方式驯服了疯狂奔突的楼价狂牛,仿如粤语武侠残片一句经典对白:“是你逼我出手的!叫极你都唔听!”记者以及很多人都曾经担心限购接下来是什么?会不会搞不成变成第二次V形反弹,再一次井喷摧毁调控成果?事实上,大家担心或试图窥探的“接下来”可能早已铺排好,只是未到时间揭开幕布罢了。2012年终于到来,在这个被科幻电影描绘为“世界末日”的一年,没什么好担心“接下来”的,活在当下最重要。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