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货币政策切勿给房地产市场暗送秋波

2013-8-28 08:3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8| 评论: 0

简介:  央行11月30日晚7点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为21%,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5%。   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 ...

  央行11月30日晚7点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为21%,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5%。

  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速度之快,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前,即使对政策未来的松动抱有乐观期待者也预计最快会在12月份宣布下调,在11月份的最后一天下调,蹊跷而迅猛。对于这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界解释不一,有说和西方各大央行协调一致救市的,有说外汇占款下滑被动释放流动性的。当然,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通胀下行趋势明显,为避免经济增速减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以及确保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要而主动下调。

  当然,如果货币政策的关爱真的是洒向中小企业,洒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本无可厚非,不能为了治病而药死了孩子,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令人担心的是,多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中国货币政策的“跑冒滴漏”之严重,一直都令人叹为观止。前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极度宽松”,名为民生工程和中小企业,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流向了房地产,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最后获得的资金不到信贷总量的10%。因此,货币政策的这种“跑冒滴漏”,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着实令人对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感到担心。尽管高层的定调是微调,但非常让人担心一不小心变成“彻底变向”,尽管明确是“定向放松”,但还是让人担心最终流向房地产,在房价刚刚出现下降苗头的时候,使得开发商获得宝贵的弹药而信心倍增,房价再次反弹。货币政策很有可能再次出现“打右灯,向左转”的失控局面。

  事实上,中国的货币总供应量不仅不缺,而且总量依然宽松。目前,尽管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民间借贷利率很高,资金需求旺盛,但就货币存量而论,池子里的水仍然很多。广义货币M 2余额达81万多亿元,M 2和G DP的比例仍然保持在2左右。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是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另一方面,急需资金的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小企业却守着大江没水喝。而这种不能自圆其说的扭曲现实,是由我们扭曲的金融体制决定的。靠放松货币,靠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根本解决不了。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并不是正规的金融机构。即使在过于宽松的前两年,流向中小企业的信贷占全部信贷总量的比例也不到10%。也就是说,即使放松货币,钱也不会流到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那里去。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制,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货币失控”的严酷现实面前,我非常担心,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房地产又会成为最大受益者。前两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没有导致中国经济基本面有大的改观,但楼价却因此而暴涨。如果现在放松货币,将使得资金链处于崩溃边缘的开发商获得喘息之机,并会给市场传递房价将再次反弹的恐怖信号,促使民众再次因恐惧而抢购房产,这确定无疑是个大概率事件;一旦房地产再次报复性反弹,则会使得放出来的货币加速流入房地产,房地产调控将再次宣告失败,而这是无法向任何人交代的。

  因此,这次为什么突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放出的资金能否定向流向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小企业,为什么在负利率的情况下,只是动存款准备金率而不加息,这都是难以理解的。既然资金需求旺盛,那应该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的同时,提高货币“价格”,并改变负利率的状况。这些都需要官方权威的说明,而不能听任市场随意解读。君不见,一些开发商和国外机构已经明白无误地预测,这是房地产的最大利好,果真如此,那真的是中国经济莫大的灾难。而且,目前整个通胀的势头只是初步被遏制,CPI本身依然在5%以上的高位运行,货币政策放松,随时有可能导致通胀反弹。如果管理层保持无谓的神秘,不对市场的各种解读正本清源,则本次货币政策的放松,真的可能让本来已经看见曙光的房地产调控提前终止,释放出来的货币,又心照不宣地源源不断流入房市和股市,这真的不是中国经济的福音。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