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开发商胜利大逃亡的七大绝杀谋略

2013-8-28 08:3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3| 评论: 0

简介:  挥手之间,我自1997年进入房地产行业,屈指算来,在房地产行业已混了14年,在我的记忆中,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真正意义上楼市危机,一次发生在2003年时期的非典危机;另一次发生在2008年期间金融危 ...

  挥手之间,我自1997年进入房地产行业,屈指算来,在房地产行业已混了14年,在我的记忆中,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真正意义上“楼市危机”,一次发生在2003年时期的“非典危机”;另一次发生在2008年期间金融危机导致的“楼市危机”。虽然,期间也发生过很多因政府不着调的调控而出现楼市短暂低迷,但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危机。

  但是,发生在2011年的这一场楼市危局与前两次的危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2003、2008年的两次危机是天灾,具有不可预见性、短期性的特点,且政府不管是早救晚救,迟早都会救。可是,2011年这场危局与前两次有着本质的区别,带有非常严重的“人祸”性质,纯属政府一手策划、导演。

  面对今次楼市危局,政府不仅不会救市,就目前来势汹涌欧的气势来看,不把楼市打入十八层地狱,政府也绝不会罢手。否则,不仅孕育的楼市泡沫会成为中国经济的鸡肋,而且,政府屡屡调控失算不仅对不起人民,更对不起自己,颜面何存?所以,2011年这一场楼市危局具有持久性、长期性及其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开发商应该早做打算才。

  面对这次危局,开发商如何审时度势胜利大逃亡?本人总结了七方面:

  一曰:降——降价彻底

  2003年与2008年的处理楼市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房子降价,许多开发商都舍不得降,一般会采取暗降或慢降,这种钝刀割肉的降价策略,虽是很多开发商普遍采取的策略,但绝不是最佳的降价方式。因为,市场上所有项目都在降,你今天降200元,明天市场上的其他项目就可能降500元,你虽然降了,但依然没有价格优势,后天依然需要讨论如何再往下降,如此循环往复,绝不是好现象。

  所以,尤其对那些必须快速回笼资金过年的开发商,更要懂得“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千万不要舍不得降,不妨干脆一降到底,不必犹豫,不必思量,降到底之后,当回笼到一定资金,还可再回涨。当然,必须提前设计已经成交业主闹事、砸售楼部的负面效应发生,但这不能成为降价的阻力,也就是说,即使售楼部被砸,该降还要降。

  二曰:缩——缩着别动

  市井坊间,凡骂一个人胆小怕事,像个软蛋,有一句话很到位——缩头乌龟。只要你一触碰它的壳,它那颗像男根一样的龟头立马就缩回去,静静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确信危险解除。也有褒义的解释——千年神龟,概因其灵性而长寿,乌龟的寿命应该是世上所有动物中最长的,概因其胆小少动,审时度势之故。

  很多企业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目前之计最好是学做一个乌龟,缩着别动。从总体发展走势看,虽然很多土地流拍或底价成交,但是,现在依然不是抄底拿地的最佳时机,开发商在此时必须学会拒绝各种拍地的诱惑与冲动。如果没有逆势飞扬发展战略与产品定位,还是龟缩一段时间吧。

  三曰:等——以待时变

  首富李嘉诚对房地产经营言论比起那些门外汉的地产评论家的言论可谓少矣,我只记得起有两句话:一是除了地段还是地段,二是房地产是个等的行业。的确,在房地产行业预想发大财,有大发展,必须学会等待时机。在中国这个政策决定行业走势的国家,就更需要有耐心等待。说得冠冕堂皇一点,开发商必须懂得配合政府产业政策,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说得猥琐一点,就是开发商必须学会和政府“打太极”,躲过政策的明枪暗箭。

  凡是真正做过房地产的人(地产评论家们除外)就都很明白,中国房地产的发展依然有很大的市场机会与发展空间。只是这个非常时期决定了房地产行业的短暂性困难。所谓福祸相依,否极泰来,现在是货币与商品的流动性过剩,中国经济膨胀的厉害,暂时用不着房地产。等到整个社会都吃不上饭的时候,需要发展经济的时候,房地产依然会迎来欣欣向荣的春天,我的判断是,这个春天的到来,虽然不一定是2012年的上半年,但绝不会太遥远。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