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大起大落 老百姓“伤不起”
近日,不少业内专家都在预言,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楼市将会掀起全国范围的降价潮。降价对于买不起房或处于观望的人群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那么,谁来为楼价的下跌买单呢?银行?政府?还是开发商?日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公开表示,即使房地产价格下跌40%,中国银行业的房地产贷款风险仍然总体可控。言下之意,中国银行业“Hold得住”。 降价潮起,谁最受伤?近日屡屡发生的降价引发业主退房、围攻销售中心等事件,折射出这样一个信号——房地产价格大战中,最“Hold不住”的是在降价前入市的业主。 首先,跌幅超过业主心理承受范围。对于老百姓来说,住房是必需品,它就像柴米油盐一样,可能每天价格不一样,但总归有个尺度。上海某楼盘之所以出现旧业主鼓噪的情况,是因为该盘降价6000元促销。按照100平方米的单位计算,前期购买的业主要为此多付60万元。60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小数目。短短几个月时间,这批还没住进新房的业主就要承担60万元的“差价”,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在这起事件中,业内充斥着一种声音,指责这些闹事的业主是无理取闹。这种声音说,购房就是一种投资,有赚有赔。如果房子价格下降的话,业主就可以向开发商退房,那么房价上涨时,开发商是否可以也要求业主退房,选择不卖?但是笔者认为,只有投资客才会密切关注楼价是否上涨,对于普通自住型业主来说,自己的房子升值了10万还是20万,并没有太大意义。住房“股票化”这一观点并不适用于普通百姓,而这批没有投资欲望只是需要买“必需品”的业主,竟然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难道,他们就不该怒? 有人说,房地产是控制经济的命脉,如今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银行业却急着表态“我不会受影响”,这让普通老百姓更加没有安全感。在老百姓心里,房地产价格不会太高,因为会有政府调控;也不会太低,因为银行金融借贷的关系,会控制其正常发展。然而,房价如过山车一般,与其相关联的行业也开始低迷。在整个经济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银行不断上调贷款利率,使老百姓“买得起房、贷不起款”。 目前,重点调控的城市都开始出现房价下跌的趋势,这对政府来说,或许是胜利的曙光。而对于还未购房的刚需者来说,或者是购房的希望。但是,房价大幅度下跌就一定有用吗?笔者认为未必。楼市调控是要打击部分炒楼的买家,但我们的希望是,调控的拳头不要伸向“必须”购买住房的普通老百姓。因为,楼价的大升大降,他们都“伤不起”。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