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占领华尔街和西方经济思想的没落

2013-8-28 08:3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8| 评论: 0

简介:  占领华尔街运动席卷整个美国,且有迅速蔓延世界之势。原本是三三两两或数十人的小规模静坐抗议,很快发展成为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的全国性运动;原本美国和国际主流媒体不屑一顾,懒得报道,如 ...

  “占领华尔街”运动席卷整个美国,且有迅速蔓延世界之势。原本是三三两两或数十人的小规模静坐抗议,很快发展成为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的全国性运动;原本美国和国际主流媒体不屑一顾,懒得报道,如今却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评论和预测的头条新闻;原本只是曼哈顿南部华尔街附近小小公园的星星之火,如今已经成为左右美国政局和世界多国政治走向的燎原之火。。。。。。

  普通民众游行、静坐、抗议、愤怒、谴责的理由千千万万,归结起来无非是找不到工作、谋不到饭碗、收入急剧下降、生活朝不保夕、人生的价值难以实现、做人的尊严日益丧失,反观华尔街那些金融大亨大佬们,弹指一挥间,收入千千万。华尔街大亨们的收入动辄以百万美元、千万美元乃至上亿美元计,美国制造业员工的年均收入不过4、5万元。早在1990年代,华尔街就进入了疯狂的金融投机和交易时代(美国着名金融史学家和金融传记作者荣.切尔诺曾经将1980年代之后的华尔街成为“赌博时代的降临”),从事金融交易的人士,收入少则数十万美元,多则数亿美元。华尔街最有名的格言之一就是:“如果你还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你每年只能赚5万美元;当你不明白自己在交易什么的时候,你每年就可以赚500万美元!”今年7月,在伦敦参加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的一个主题演讲,他认为华尔街金融行业从“产业服务模式”转变为“金融交易模式”,是过去四十年金融业最大的转变,也是最不幸的转变,直接导致了过去几十年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动荡。

  华尔街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的金融交易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创造了数以百万亿美元计的虚拟金融财富。譬如CDS(所谓债务保险合约或债务违约掉期)的名义市值就曾经超过62万亿美元;金融市场每天的外汇交易量高达4万亿美元(与此相对照,全球真实贸易每年不过20万亿美元);利率衍生金融产品则更是以数百万亿美元计算。再加上股市、债市(全球债市市值超过90万亿美元)、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及其相关的复杂之极的金融衍生产品,难怪华尔街金融行业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外行无法理解的“高科技”行业,每年有无数顶级大学的数学、物理和工程博士到华尔街就职,为金融家们计算和预测无限复杂金融产品的价格走势。

  过去40年来,由于全球货币扩张失去约束,再加上浮动汇率体系推波助澜(笔者曾经证明:浮动汇率体系是国际货币无限扩张的一个内在机制),华尔街金融投机行业恶性膨胀,金融投机经济活动或者虚拟经济活动与真实经济(制造业和普通民众的就业)之背离日趋严重。1980年,美国虚拟经济与GDP之比例还不到100%,如今已经超过500%,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英国、欧洲和日本大同小异。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的严重背离成为过去40年华尔街最伟大的“创新”,成为人类经济体系过去40年最显着的特征,成为人类经济金融体系最危险的“定时炸弹”。股神巴菲特2003年就预言,CDS和衍生金融产品将是摧毁美国和世界金融体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果不其然!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世界!当时大多数华尔街大佬、美国政府官员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官全都相当乐观地宣称,尽管金融海啸是数十年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甚至是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不过我们现在对处理金融危机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我们手中有了更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所以不用担心,金融危机将在两、三年之内结束,经济增长很快就会回到2007年危机之前的水平。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财政部长盖特纳、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许多国家领导人,信心满满,一方面打破人类货币政策历史上的一切惯例,史无前例地推出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不顾财政赤字持续高涨和债台越筑越高,拼命实施凯恩斯式的财政刺激措施,同时大慷纳税人之慨,奉行“大而不能倒”的哲学,不遗余力救助华尔街巨型金融机构。他们原本希望如此石破天惊的政策组合,能够挽狂澜于既倒,迅速摆脱金融危机的魔掌,迅速提升经济增速和就业率。美国推出的金融危机挽救措施和经济增长刺激措施可以说足够庞大。以美联储为例,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美联储资产扩张规模超过2万亿(1913年成立直到2008年,美联储资产规模不到7000亿美元!),中央银行资产扩张就是基础货币发行。奥巴马上台之后,为挽救危机和刺激经济,2009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高达1.6万亿,超过GDP12%;2010年超过1.3万亿;2011年预计将超过1.5万亿(目前已经超过1.3万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4年岁月转眼过去。美国、英国、欧洲和日本却几乎同时陷入“二次探底”或“二次衰退”的泥潭,失业率依然高居不下。只要看看各国失业率,我们能够很容易理解“占领华尔街”运动为什么象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西班牙:21.3%; 意大利: 8.1%;爱尔兰:13.1%; 希 腊:16.2%;葡萄牙:12.4%;法 国: 9.2%;英 国: 7.8%;美 国: 9.2%。

  于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摆到我们面前:为什么如此史无前例大规模的货币扩张和财政刺激措施不起作用?我以为当代主流西方经济思想无法回答这个最重大的问题。数十年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无非是在数学模型的海市蜃楼里面孤芳自赏,无非是在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框架里面修修补补,无非是数学公式更复杂一些、统计数据更完善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者们没有静下心来思考人类经济体系过去四十年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没有从最基本的经济、金融、货币制度层面去思考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没有从全球经济权力格局的巨变里去理解发达国家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发生机制,没有从西方民主制度、福利制度、就业制度的内在缺陷里去寻找危机的深层根源和变革途径。一句话,他们普遍没有大历史视角,无法从人类经济制度动态演化角度去理解今天的世界经济。易言之,金融危机及其挽救措施的惨败,充分说明西方经济思想的没落,借用马克思19世纪后期对西方经济学的批评,那就是西方经济学在数学模型和诺贝尔奖的光环笼罩下,已经日益“庸俗化”、日益浅薄和贫乏。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