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为何屡次违规建别墅
对于开发商来说,别墅的稀缺也造就了别墅的暴利,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吸引大型知名开发商进驻当地,带来巨额投资。 今年以来,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国土资源部不断加大对违法批地、违规建别墅等国土资源领域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数次采取通报、挂牌督办等手段严查违规别墅建设等土地违规案件。然而,从目前多家媒体曝光的别墅项目来看,各地的别墅项目在国家别墅禁令之后依然层出不穷。这些别墅项目开发商顶风作案,置国家别墅禁令于不顾,采取种种变通手法规避别墅禁令,也使禁令成为一纸空文。这些开发商中不乏绿城集团、绿地集团等房地产界大佬的身影。 早在2003年2月18日,国土资源部就下发了《关于清理各类园区土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再次强调“继续停止高档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等用地的审批”。此后,国家有关部门又多次重申停止别墅项目供地。 既然国家从2003年开始就三令五申要求禁止别墅供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各地别墅项目依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呢? 以上海绿地集团在河南省新乡市所建的豪华独栋别墅项目“绿地迪亚庄园”为例,其取得土地证的时间为2006年,绿地集团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回应称该地块是从当地一家开发商手中买来的二手地块,其原始拿地时间“搞不清楚了”。而该别墅项目的一位工作人员则对本报记者称该地的原始拿地时间大约在2003年年中。也就是国家出台别墅禁令之后。 新乡市国土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光是新乡,全国各地都有大量在建别墅,别墅难禁的原因主要在于别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导致政府供地部门在供地时很难界定项目是否属于别墅。“目前政府部门执行的标准就是建设部前几年下发的文件,只要是容积率在1.0以上的项目都不算别墅。” 上述新乡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的说法也和新乡市规划局的说法相似。新乡市规划局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称,别墅至今尚没有明确定义。但据本报了解,依据2006年国土部官员的说法,别墅被定义为:“别墅是指独门独院、两至三层楼的形式。” 尽管地方政府部门以“别墅定义没有明确”为由批准开发商建设实质性别墅,其背后却是片面盲目追求GDP的理念作祟。新乡市规划局一位主要负责人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地方没有别墅将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也影响招商引资工作。” 与绿地集团相似的还有上市房企浙江绿城集团,其在河南郑州中牟县所建的豪华别墅“绿城雁鸣湖玫瑰园”项目,当地国土部门在回应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不允许媒体查询该项目拿地时间。而绿城集团则称该项目“不是别墅,而是度假酒店。”绿城这一回应被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称为“这是‘指鹿为马’式的狡辩”。而当地国土部门官员则为绿城集团辩护称:“国家的确明令禁止建别墅,但你不能说绿城集团违规了,只能说他钻了国家政策法规的空子。”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纵观当下别墅项目,仅凭开发商一方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建起来的,几乎每一个别墅项目的背后都有当地政府的默许甚至是推波助澜。对于开发商来说,别墅的稀缺也造就了别墅的暴利,这是开发商所要追求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采取变通手法给别墅项目供地、允许别墅的建设不仅可以吸引大型知名开发商进驻当地,带来巨额投资,也能推升当地楼市价格,改善当地城市形象,带动当地GDP的增长,也能给当地主政官员带来政绩。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