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地价竞房价的把戏
时下很流行古戏新编。听说在某些地方,张纪中版的《西游记》正在热播,女儿国的故事特别雷人。与此同时,在首都北京,房地产版的《镜花缘》已编好脚本,君子国的故事即将开演--8月4日,北京首宗“限地价、竞房价”土地出让项目挂牌上市,这是继2009年试点“限房价、竞地价”,2010年试点“限地价、竞配建政策性住房”等土地出让方式后,北京市国土部门又一破解高房价难题的新举措。“限地价、竞房价”的挂牌交易方式,就是地价事先限定,然后设定一个将来销售的最高房价,开发商在此基础上竞价,谁报的价格低最终谁就拿地--这意味着,北京土地市场将出现从未有过的奇特景象:开发商们将争先恐后地降低房屋的售价。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李汝珍小说《镜花缘》描写的那个君子国--一个“隶卒”(相当于今日之城管)上街买东西,不满意于小贩的高货贱价,要求加价。而小贩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报价已经“颇有虚头”,要求隶卒砍价,否则就不卖给他。争执不下,无法成交。隶卒赌气,照价付钱,拿了一半货物就准备离开,小贩死活都不让他走。最后,两个过路的老翁出面,“令隶卒照价八折拿了货物,方才交易而去”。 其实,在中国,关于君子国的幻想古已有之。《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都有君子国的描述,其地理位置在今天的朝鲜半岛。 与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相比,君子国固然有令人羡慕的地方。但是,倘若一个国家人人都是君子,行事之际,谦让不休,不仅办事麻烦,效率低下,而且也十分危险。因为这样的国家必须闭关锁国。倘若走出国门,纯洁善良的君子们,总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总是以最大的善意去理解异邦的国情,必将如当今之中铁建、中海外,亏得血本无归,输得落荒而逃;腹倘若国门洞开,“小人国”的奸商们一涌而入,君子国必然被洗劫一空,国将不国。因此,真正值得期待的世道是:大家约定规则,制定法律和相关制度,君子与小人一同遵守,谁也不得例外,谁也无从侥幸。 价格信号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价格的涨落是平衡供需的必要途径。只有能出清市场的价格才是“真价格”,才会达到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而被人为阉割、被管制的价格失去了这个功能。任何不是市场决定而是人为的“伪价格”,只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配置效率下降。以“限地价、竞房价”的方式确定的价格,正是一个典型的“伪价格”。 “限地价、竞房价”的要旨,就是以政府定价代替供需定价,以行政分配取代市场分配。换而言之,“限地价、竞房价”就是把30年改革才给予市场的配置资源的权力,又重新收归到政府手里。历史已经表明,如果说市场经济下有“市场失灵”存在,那么行政限价和计划分配,不仅一定会产生更多的效率损失,还可能滋生更多的不公平。我相信薛兆丰的判断:市场正在以最低的价格,提供最优的市场服务。当然,如果政府进一步放开对土地的用途和交易的管制,那么房地产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然而,如果让政府替代市场,让政府而不是市场来提供住房服务,那就必然事与愿违。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