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建设成本被压缩 保障房质量隐忧

2013-8-28 08:2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0| 评论: 0

简介:  从之前北京瑞旗家园的墙脆脆,到今年大兴旧宫三角地保障房项目因混凝土强度不合格被责令停工、包头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墙体脱落、郑州8栋楼脆脆拆迁安置房还没建完就被拆除重建,再到近日的345吨不合格瘦身钢筋 ...

  从之前北京瑞旗家园的“墙脆脆”,到今年大兴旧宫三角地保障房项目因混凝土强度不合格被责令停工、包头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墙体脱落、郑州8栋“楼脆脆”拆迁安置房还没建完就被拆除重建,再到近日的345吨不合格“瘦身钢筋”流入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保障房项目,随着保障房建设的大面积铺开,保障房项目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而这些已经被揭露出来的问题,也许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尽量压缩保障房项目的建设成本,开发商肯定会这么做。”一位与国内多家大型房地产企业有合作关系的施工方负责人对本网表示。

  这位负责人表示:开发商面临的现实在于,现在不盖保障房不行,要想拿到地,必须建保障房,而保障房项目利润小,自然会采取各种措施,在这一块压缩成本。

  这位负责人说,在压缩成本上,有很多的选择。混凝土和钢筋,是主要的建筑原料。以混凝土为例,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有明显的价格差距,例如质量高的混凝土为C30、C25,而质量低一点的有C20、C15,目前C15的价格约为270元-280元/立方米,而C30的价格约为400元/立方米,每立方米的差价达到上百元。

  而以钢筋为例,大厂生产的钢筋,质量较好,但是价格要高,例如首钢生产的钢筋,价格约4700元-4800元/吨,但是也可以选择购买其他小厂生产的钢筋,4200元-4300元/吨的价格就能买到。

  “选择质量较低的原材料,还属于正常范围内,一般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质量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说,已经被新闻报道出来的保障房质量问题,就已经比较邪乎了,这已经不是选择价格便宜的混凝土、钢筋的问题了。

  “外地监管不是很严格,可能混凝土都是自己调配的,自己买水泥等原材料进行调配,这其中的成本压缩就更严重了。”这位负责人说,监管不严,是导致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质监站的检查,送去检查的样本,和实际使用的材料不一致。另外,不按设计来做,一根立柱,本来应该配8根钢筋,但为了节省成本,只配6根或者4根。这类做法,就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王刚博士表示,建筑材料生产的下游行业,如混凝土搅拌站、预制构件生产商等,市场竞争太激烈,这是问题所在。

  “例如混凝土搅拌站,现在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基本上是饱和的,竞争非常激烈,生产商不惜一切代价去拉客户,但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王刚说。

  随着国家未来5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治任务的铺开,如何确切保证供应给真正需要保障的人群的房屋的质量?这必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