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缺乏预期拉大保障房建设与民众的心理距离

2013-8-28 08:3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08| 评论: 0

简介:  日前,《环球》杂志在网上搞了一项关于保障房建设的问卷调查,相关数据让已有心理准备的笔者吃惊。虽然目前调查活动还未结束,但是从这几天的统计数据来看,相当多的人认为自己不能从今年的保障房政策中受益。请 ...

  日前,《环球》杂志在网上搞了一项关于保障房建设的问卷调查,相关数据让已有心理准备的笔者吃惊。虽然目前调查活动还未结束,但是从这几天的统计数据来看,相当多的人认为自己不能从今年的保障房政策中受益。请大家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是“政策”,并非一定要在今年享受到保障房。

  与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保障房建设相比,保障房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宣传工作似乎有些默默无闻。或许正是缺乏明确的预期,普通百姓受一些负面报道的影响,想当然地认为保障房这样的好东西是难以落到自己的头上的。

  调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27%的网友认为,保障房建设雷声大雨点小,基本上无人可以受益;有66%的网友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受益。如果把这两部分人加起来,约93%的网友认为保障房建设与自己的关系不大,对保障房建设缺乏预期。

  在这种负面心理的影响下,人们会习惯性地怀疑郭春平和“77元”的真实性。而这种想法,显然易见,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是与国家大规模建设保障房的事实相冲突的。而要改变这种状态,在保障房的申请、分配和退出机制等方面要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可谓是“保障房元年”,我国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但从各地反馈的建设进度情况来看,开工率未过50%。当然,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明确“排队制度”很重要。即使这一列保障房地铁因为人太多,没有挤上去,但人们至少应该知道下一列地铁或下下一列地铁在多长时间后进站,从而结合自己的站位相对准确地估算出自己上车的时间。如果这样的话,93%这一比例会一降再降,迷茫、悲观定会被信心、乐观所取代,保障房政策必能惠及广大群众。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