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亮丽重生 我们骄傲但不自满

2013-8-28 08:1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21| 评论: 0

简介: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振奋,新汶川奇迹般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骄傲,中国式的援建体现了无疆的大爱;感动,斗志和责任闪亮在每一位受灾群众和援建者的身上;荣誉,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再次书写出 ...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振奋,新汶川奇迹般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骄傲,中国式的援建体现了无疆的大爱;感动,斗志和责任闪亮在每一位受灾群众和援建者的身上;荣誉,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再次书写出人类抗灾重生的壮丽诗篇!

  今天,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如今的汶川,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建设者顽强拼搏,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今天,是一个值得思索的日子。温家宝总理指出,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要实现发展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努力开创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新局面。因此,面对成绩,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基本”二字之后的胜利仅仅是新长征路上的第一步,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灾区重建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为生者而建。如今,重生之景取代了毁灭之景,废墟、瓦砾中挺起的新城有着不屈的傲骨和广阔的未来。灾区的公共服务能力显着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不少农民家里用上了自来水,连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老百姓的高兴发自内心。

  为逝者而建。对逝者的尊重便是对历史的尊重,离去的人们在他们的故土上应有相应的位置。2011年4月5日,四川省汶川县干部群众在映秀镇举行清明节公祭活动,悼念“5·12”汶川特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笔者从当日四川卫视播放的电视画面上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公墓显得过于质朴;上万名群众手持黄菊排起了长龙,山坡小路显得过于拥挤;在各界代表站立的地方,甚至确少一个庄严肃穆的广场。

  为尊重而建。“地震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并为下一次可能来临的灾难作好准备。”四川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如是说。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近日指出,当前,各地对地质灾害的辨识能力较弱,许多建设单位只重视工程施工,不重视地质状况勘查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如果发生地质灾害,极易造成重大损失。

  逝者安息,生者图强。灾区重建任务基本完成,但建设和发展之路依然漫长,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今天,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有理由骄傲,但没有理由自满。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