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保障房将终身有靠
4月6日,武汉市硚口区出台《保障房工程建设和管理意见》(下称《意见》),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应对保障房建设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据了解,这是全国首次出现具体到执行细节的针对保障房后续质量监管的监管办法。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武汉针对保障房后续质量提出具体的监管办法,提高了开发企业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的资质门槛,可有效地从源头消除保障房质量隐患;将保障房质量终身责任制提高到政策层面,则有助于促使开发企业更加严格地把控房屋质量。此《意见》将对其他城市保障房质量监管办法的制定起到示范作用。 失信企业将被公示 “出发点是保证保障房的质量不出问题。”武汉市硚口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办公室刘主任告诉记者。去年和今年是武汉市保障房建设大提速的年份,每年有超过11万套的建设任务,超过“十一五”期间的总和。如此快速的保障房建设,急需出台相应的质量保证、配套跟进监管政策。 《意见》规定,开发商要对保障房工程的建设和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保障房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开发商应当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其中,保障房主体结构、建筑材料质量实行第三方检测制度,对竣工5年内的保障房,每半年检查一次。 开发商要先行对保障房进行严格的分户验收,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整改合格后方能组织竣工验收。已竣工交付使用且在保修期限范围内的住房,建设单位要成立回访维修工作专班,在小区内“驻点”挂牌办公,安排专门经费,确保房屋后期维护。 此外,区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存在明显缺陷、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等行为,应当责令建设单位整改,整改合格后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对经查实的建设单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尤其对有质量失信不良记录的企业,要公示。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杰表示,明确到细节的保障房终身责任制对开发企业具有威慑作用,对当前屡屡曝出质量问题的保障房建设将产生正面的政策效应。 豆腐渣工程促使《意见》出台 2011年12月初,武汉市硚口区紫润明园(南区)保障房项目交房后,不少住户发现房子存在墙体裂缝、屋顶漏水等质量问题。这个刚交付即出现诸多质量问题的项目竟通过了监理公司、武汉市硚口区质监站等当地十几个政府部门的逐项验收。 “验收就是走过场。”多家房地产企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正是这种近乎零门槛的竣工验收标准,才让众多豆腐渣工程顺利交付。 保障房质量监管的缺失促成了此次《意见》的出台。刘主任告诉记者,在首批交付的保障房出现质量问题后,武汉市责成硚口区相关职能部门细化监管办法,将保障房质量终身担责明确成文。他表示,硚口区率先出台该《意见》对武汉其他区域保障房质量监管具有示范意义。 陈杰认为,武汉此次出台的监管办法首次将保障房质量终身责任制细化到更为具体的监管政策层面,对其他城市保障房质量监管办法的制定也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