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改与既有建筑改造 “哈尔滨样本”解读

2013-8-27 23:2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42| 评论: 0

摘要:    编者按: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涉及面较广,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资金筹措压力大,行业称之为天下第一难工程。近年来,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克难奋进,通过采取一系列 ...

  编者按: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涉及面较广,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资金筹措压力大,行业称之为“天下第一难工程”。近年来,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克难奋进,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道路,“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十二五”期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压力依然很大:要完成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完成老旧住宅节能改造任务的35%,使约700万户城镇居民改善采暖及居住条件,力争到2020年北方采暖区基本完成老旧住宅节能改造任务12亿平方米。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本刊特开设专栏,报道、交流各地经验。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十二五”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安排,“十二五”期间初步确定黑龙江省40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而哈尔滨积极承担了1500万平方米改造刚性指标,占黑龙江省总任务量的37.5%,2011年计划完成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200万平方米。哈尔滨为何有底气敢于且乐于承担如此巨大的改造任务量?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就哈尔滨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工作进行了专门采访。

  认识:既有建筑改造“投入”VS“产出”

  曾几何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履维艰,推进缓慢,究其原因,一些政府官员认为:既有建筑改造是政府纯财政投入,只投入无产出,地方财政压力大,因而推动积极性不高。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敏锐地看到,建筑业具有产业链长、拉动效应显着的特点,涉及建材、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气、建筑安装、咨询服务等诸多产业,抓住建筑节能这个龙头,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利于促进整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促进城乡建设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不仅是节能降耗、具有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绩效工程,提升城市档次和彰显城市建筑文化的环境工程,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幸福指数的惠民工程,更是产业链的拉动工程,也是拉动内需的一条重要绿色通道。

  基于这种认识,哈尔滨市较早就着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推进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站在哈尔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高度上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划,将之纳入哈尔滨“中兴”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布局,市建委牵头,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十一五”期间,超额完成了既有建筑节能及供热计量改造400万平方米刚性目标,实现了节约标准煤约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6万吨的节能减排量,不仅使居民住宅质量发生根本性改变,也使得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显着提高,取得了环境、社会、经济、民生以及城市建设多赢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哈尔滨就一直积极探索采用新型墙材和开发节能建筑体系,筹备建设了新型墙材生产基地,培育节能产业。先后新建、改建和扩建41家新墙材企业,形成了以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导的新墙材生产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墙体材料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宏观布局。

  解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姜伟新部长曾经说过“建筑节能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种文化,只有那些有胸怀有长远眼光的人,才能够对这个问题真正认识到位,实实在在地推进这项工作。”哈尔滨的实践证明:“天下第一难工程”不仅是节能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更是扩大内需的拉动工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各地推动不平衡,主要还是认识不到位。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涉及政策、法规、资金、技术、群众工作等方方面面,如果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就很难开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建设将步入集约节约、内涵式发展轨道,将更加注重建筑的内在品质,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有数据显示,集中采暖地区未按节能标准建造的城镇居住建筑有4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单位面积的采暖能耗都远大于现行节能设计标准,都需要进行节能改造。按10年时间对其进行节能改造计算,每年改造面积4亿平方米,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外墙、窗户和屋顶是改造重点,市场份额为200亿~320亿元。再加上室内外供热管网和采暖设备的改造,还要增加约150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有关专家预计,我国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与提升,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市场商机巨大。

  北方建筑节能改造的突破,将有效启动上述市场,加快我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转变城镇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带动新型建材、仪表制造、建筑施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的效应明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