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结构调整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5.1:45.4:39.5调整为9.5:54.6:35.9,逐步摆脱了改革开放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局面,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 近年来,我区立足于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着眼于加快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艰巨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始终抓紧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实现了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 我区农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林、牧、渔业比重稳步上升。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全区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代表的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并积极处理好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一手抓资源型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各项措施的推动下,我区全面提升并优化了工业,大力发展了现代农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更加符合我区比较优势、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更具竞争力的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区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把做好能源、原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与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结合起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