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天津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天津开启跨越式发展门户

2013-8-27 23: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36| 评论: 0

摘要:   2011年6月30日,崭新的京沪高铁动车组缓缓驶出古老而崭新的天津西站,列车从复兴路立交桥下穿过,迅速化为一道白色的闪电,闪耀津沽大地。   100多年前,津浦铁路从这里起步,拉开了近现代天津工业革命的序 ...

  2011年6月30日,崭新的京沪高铁动车组缓缓驶出古老而崭新的天津西站,列车从复兴路立交桥下穿过,迅速化为一道白色的闪电,闪耀津沽大地。

  100多年前,津浦铁路从这里起步,拉开了近现代天津工业革命的序幕。100多年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从这里始发,开启了新世纪天津跨越式发展的又一扇大门。

  天津西站是京沪高铁的五大始发终到站之一。京沪高铁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如一条布施甘霖的祥龙,延伸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福祉。天津市委、市政府超常规划、多方绸缪,作出了一个让津城百姓振奋的决定:通过联络线将京沪高铁引入到天津西站,并对原天津西站进行改造。通过配套市政工程建设,将其建成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出租和停车于一体,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以及天津市规划建设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最终审定了天津西站建设方案: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站场总体规模将达到13台26线,京沪、津保、京津城际以及津秦客专4条高铁以及津浦铁路在这里汇集。天津西站真正成为了连接京、津、沪和东北、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高铁门户大型交通枢纽。

  抢回来的18个月

  2009年2月4日,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开工动员大会在新天津西站站址举行。10时15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宣布工程开工。

  一个个中标通知犹如一道道令牌,必须在4月底之前开工,得令的各家施工单位从各个方向向天津西站急行军。中建八局天津公司4月26日接到西站一标的中标通知,用3天时间完成了人员组织、现场调查、定位测量、开工手续的办理以及全部驻地建设和首批物资采购。5月1日,便打下了天津西站的第一根工程桩。

  按照工期安排,2012年年底天津西站与京沪高铁同步开通投入使用,但随着京沪高铁建设的4次大幅度提速,最终确定在2011年6月底开通。这样,西站交通枢纽的有效工期由44个月压缩到了26个月。18个月是必须要抢回来的工期。他们重新部署战略战术,把西站交通枢纽工程的战线迅速向前推进。

  用大智慧调整大方案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不仅有多个难度极大的深基坑工程,且各子项工程之间纵横交错、上下层叠,关系十分复杂。有这么一个关键点位,复兴路立交桥、地面辅道、西青道下沉隧道、地铁6号线西青道站地下双层结构4个子项工程竖向重叠,如果采用原来的明挖顺作法从下往上依次实施,大约需要30个月,而实际留给西站建设者的时间却不到16个月。怎么办?天津市城乡建设交通委员会副主任、西站工程现场总指挥刘玉琦和天津城投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西站工程现场总调度长焦莹曾经在天津站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这个深达32.5米的盖挖逆作深基坑工程建设时并肩战斗过,他们一拍即合,果断地提出:将“明挖顺作”方案调整为“半明半盖挖逆作”,以此为上部结构施工争取宝贵的作业时间。他们用这种颠覆性的施工方法把工程时间整体压缩到了不可思议的12个月。

  长途客运中心是西站重要配套工程,该工程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5层,而且要与一条地下通道同时施工。按常规,应按照先地下后地上顺序进行施工,但此方案根本不适用4个多月的工期。施工方天津三建项目部人员大胆设想,提出了在通道增加临时桩柱和转换梁、承台梁的方案,巧妙地把长途客运中心底板和地下通道支撑融为一体,以底板为分界线,地上地下同时展开施工,既保证了上部主体结构施工,也保证了下部三标段通道的正常施工。长途客运中心1~8轴主体施工仅用了45天就实现主体封顶,创出了快速施工的全新记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