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中
昔日盐碱滩,今日米粮川。在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开发号角声中,一座“粮食增产、生态保持、富民利民”的绿色丰碑,正矗立于嫩江之畔。 ——题记 这是一片获得新生的土地 踏上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镇赉项目区的土地,记者心头不由得为之一颤:这片土地,4年前还是一片几乎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当地人称“碱巴拉”),而今却是一望无际的平畴沃野,春苗葱翠,满目生机。 从“引嫩入白”工程白沙滩渠首出发,沿着境内90公里主干渠一路前行,由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五级渠道织成的四通八达的水系,如毛细血管贯穿镇赉县近百万亩平坦土地,润泽着这片昔日荒滩。“水是命脉!有了千里之外引来的嫩江水,才有我们镇赉5年再造百万亩良田、增产粮食12亿斤的决心和信心。”项目区副总指挥卢培林对记者说。 眼下正是插秧的季节。在已竣工的一期工程建平片区,记者看到,已完成衬砌的条条沟渠内,静静流淌着清澈的江水。渠间道路、桥涵纵横交错,举目望去,是成方成块的平整田地。农民们正忙着在水田里插秧,一簇簇抛好的秧苗点缀田间,一点点新绿从农民脚下不断地向远方延展;在还没有进水泡田的黑土地里,靶地机在翻耕。 这是一片获得新生的土地。从2007年9月11日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算起,这片被赋予新生的土地还不满4周岁。镇赉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杨江告诉记者,在一期已经完成建设的57.21万亩土地上,新修建的1171公里道路、2332公里渠(沟)系、2646座桥涵闸,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路网;160万平方米的渠道衬砌,护佑着嫩江水流入田间地头;通过土地翻耕、平整,新增的耕地32.03万亩已具备了种植条件。其中,包括旱田6.34万亩、水田1.31万亩的近8万亩新增耕地,已如期播种耕耘。 “今年春凉,插秧晚点,不过亩产收成个1000来斤不成问题!”家住永吉的种粮大户王凯告诉记者,今年他在这一片包了50公顷地。“种地种了30年,看地不会走眼。就这块地,三五年后打个两万来斤,不在话下。” 播种的季节,项目指挥部也在忙碌。东北施工期短,一期工程忙着收尾,二期工程就得加紧准备上马。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镇赉项目区建成后,建设总规模达121.52万亩,将建成高标准农田110.1万亩。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