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甘肃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甘肃舟曲老城区灾后恢复重建详细规划完成

2013-8-27 22:2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19| 评论: 0

摘要: 09灾后重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继甘肃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峰迭新区详细规划公布之后,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老城区详细规划也于近日完成。全程参与制定舟曲重建规划的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岭峻告诉记 ...


09灾后重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继甘肃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峰迭新区详细规划公布之后,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老城区详细规划也于近日完成。全程参与制定舟曲重建规划的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岭峻告诉记者,老城区的详细规划范围包括《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城镇规划》中所划定的舟曲老城区所有建设用地,大部分位于白龙江北岸。白龙江南岸受地质灾害威胁区域内的居民须逐步搬迁出去,并严格禁止进行新的建设。据悉,纳入老城区规划范围的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全县的政治、旅游服务中心

  张岭峻表示,按照《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城镇规划》,舟曲县未来将形成双核结构,老城区和峰迭新区共同发挥县城的社会服务、经济、行政管理、居住等职能。其中,老城区作为全县的政治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主要居住地,以党政办公、商贸服务、居住、旅游接待为主,兼有部分医疗、教育和产业发展功能。

  舟曲老城区灾后恢复重建包括住房、社会体系、产业升级与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住房恢复重建方面,依据舟曲灾后恢复重建住房专项规划,须新建城乡住房4924户,总面积393920平方米;维修加固城乡居民住房1875户,总面积29.4万平方米。其中,老城区安置受灾农村居民和农村避险搬迁户共计1582户。

  在社会体系方面,要求将住房恢复重建与社会管理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恢复重建相结合,建立完善、有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为舟曲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要进行产业升级与发展。张岭峻说,舟曲灾后恢复重建不仅是物质重建,还应以灾后重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契机,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发展后劲。老城区重点发展民俗文化、自然山水旅游业、农副产品特色加工业。另外,合理利用兰州新区的产业用地,科学论证和选择落户兰州新区的工业项目,将兰州新区产业用地作为舟曲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支撑点。

  张岭峻表示,舟曲老城区的规划目标是,在“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舟曲”总目标下,至2012年底全面完成舟曲老城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老城区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受灾群众永久性安置住房工程、受损公共设施重建工程、重建规划项目区基础设施工程完工,完成必需的安全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险场地建设,建成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纪念公园。

  重建规划注重以人为本

  在谈到规划原则时,张岭峻表示,下列原则必须严格遵守。

  第一,以人为本,保障安全。要合理避让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构建城市安全防灾体系,打通若干条安全疏散通道。切实增强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加大公共安全保障力度。

  第二,有序衔接,合力建设。以已批复的相关规划为指引,加强与各行业规划的衔接,与峰迭新区、兰州秦王川转移安置区规划相协调。

  第三,明确重点,科学统一。明确舟曲老城区灾后恢复重建期内的建设重点和亮点,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为核心,统筹考虑老城区各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体系和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纪念公园建设。

  第四,合理布局,特色鲜明。结合舟曲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保护舟曲的历史文化,弘扬地方建筑风格,延续具有浓郁舟曲特色的城市风貌。

  第五,重建为主,近远结合。老城区的规划建设既要满足安置群众的需要,又要对城市将来的发展进行整体考虑,留有一定的余地。张岭峻说,不仅要保证2012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还要为舟曲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打下基础。

  四区划定,安全至上

  张岭峻表示,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老城区详细规划的核心是,在保证城市安全的前提下,落实重建期内的建设项目并完成具体规划布局,保证各项建设工程顺利有序开展。

  无论怎样规划,安全总是排在首位的。张岭峻介绍说,此次用地安全性评价主要依据已颁布的《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城镇规划》和《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城镇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规划阶段)》。

  张岭峻说,按照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编制的《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城镇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规划阶段)》,结合安全避让范围,规划将县城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建区,并分别提出管制要求。

  适宜建设区主要位于老城区东部瓦厂片区和罗家峪南侧台地,按照“优先受灾群众、保障安置”的原则,集中进行灾后安置住宅建设,保障基础设施用地和社会公益性设施用地的需求。

  将建地质灾害纪念公园

  在用地布局方面,张岭峻说,结合舟曲老城区用地分布现状、地形特点和确定落户老城区的重建项目需求,将老城区用地分为重建项目用地、商业开发用地、现状保留用地、单位搬迁未安排重建项目用地、避险搬迁区、纪念公园用地等6类用地。

  重建项目用地将依据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表,结合州、县政府和代建、援建单位的意见,确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用地范围和建设规模。

  老城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主要包括安置居住、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项目,办公项目,商贸服务项目,市政基础设施恢复项目,白龙江、山洪沟道治理项目等。安置居住区位于罗家峪与王家山山脚之间的缓坡地带,总占地面积8.24公顷,可安置1640户。教育项目基本上在原位置并进行整合。医疗卫生项目以县医院用地为主并适当扩大面积,成为全县医疗中心。社会福利机构重建采取分散布局,方便居民就近使用。部分办公项目用地主要位于老城区东部。商贸服务项目主要位于老城区东部受损和重建区域。

  商业开发用地位于三眼峪沟两侧,结合沟道整治和纪念公园的建设,改造现有的破败建筑物,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开发,形成一条特色鲜明的建筑景观轴线。

  现状保留用地,即未安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用地。现状保留用地主要为低层居住和部分多层商住区。在重建期内,通过巷道整治、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等措施,完善该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为营造较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打下基础。

  单位搬迁未安排重建项目用地为县武警中队用地,规划将此用地预留下来。

  避险搬迁区主要指白龙江南岸的大部分区域和锁儿头村。张岭峻说,这个区域的居民将逐步搬迁出去,并严禁进行新的建设。

  纪念公园用地是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纪念公园建设用地。该用地位于三眼峪沟道沿线,包括纪念广场、同舟园、追思园和地质园,总占地面积42.84公顷。纪念公园将成为灾后重建重点之一,也将成为居民进行纪念活动、休闲锻炼的场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