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新城撑起百万人口特大城市
面对面人物 郑华,内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 6月12日一大早,刚刚走出内江市委党校大礼堂的郑华,如约与记者见面。 半年来,一项名为内江新城的工程所带来的影响,让这名多年从事规建的老兵也感慨不已:“城市建设过去也在搞,但一直很缓慢。内江新城的建设,将使内江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4月26日,有着内江“头号民生工程”之称的内江新城正式启动建设。标志着这个成渝经济区的腹心区域、川南城市群的门户城市,开始向着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全力冲刺。 “两化”互动 再造产业内江 记者: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发展一批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对此,内江有何动作? 郑华:其实早在今年初,内江市委就提出要建新城,这与省委的思想是高度统一的。简单地说,内江新城就是“一中心四组团。”即:中心组团、城西组团、白马组团、椑木组团、高桥组团,规划总面积103平方公里,静态总投资约750亿元。 内江新城的最大特点,就是产城一体。“一中心四组团”都有自己的产业,这样能够保障各个地方都有足够的就业岗位,保证农民能够不只在身份上发生转变,在生活方式上也会真正融入城市。按照规划,到2020年,内江新城将基本建成。届时,内江城镇化率将超过50%,内江市城区人口将超过100万人。 五大战略引领 坚持民生为先 记者:目前新城建设已经开工了近两个月,进展如何? 郑华:新城建设主要由五大战略引领。规划上,本月初《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省住建厅批准,中心组团有关城市设计也已初步形成,中心组团的形态、文态、业态等内容基本形成;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已与两家极具实力的央企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政府也将组织多个平台公司实施融资;征地拆迁方面,我们坚持先民生,再基础,后公建的原则,先给老百姓修建安置房,目前已有10万多平方米的安置房开建,另有40多万平方米在规划,总共将修建200多万平方米换房;此外,工程会战和土地营销方面的工作也会相继展开。 内江新城建成后,对于老百姓来讲,天会更蓝、水会更清、树会更绿、生活也会更加甜蜜。以中心组团为例子,由于历史的原因,内江作为张大千的故里,过去连个美术馆都没有。中心组团将着力于完善城市功能,建成如体育馆、音乐中心、美术馆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这也算是为过去还账。 川南抱团取暖 加强规划合作 记者: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你怎么理解? 郑华:我个人感觉,川南几个城市,过去的竞争多于合作,特别是同质化的竞争非常强烈。我认为,川南4个市要想共同发展,就一定要抱团取暖,加强合作。 记者:如何做到抱团取暖? 郑华:规划上,川南4市在空间上应做到区域结合,在发展上要错位发展。以内江和自贡的规划来说,自贡的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往东北方,靠近我们。而我们在紧邻自贡的永安镇和临家镇区域,也有合作的想法。另外据我所知,两市都有意愿,再建一条快速通道。另外从旅游方面的规划来说,内自一体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结合,把旅游项目整体打包。我们在总规中就把内自的旅游线路设计成环线,到时候内江的黄河湖、船石湖和自贡的恐龙博物馆、盐业历史博物馆等就可以一起“端上桌”。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