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成全国绿色建筑面积最大城市
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主办,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市绿色建筑协会、市散装水泥制品协会、深圳晚报社共同承办,南方科技大学和市建科院协办的“亲近绿色建筑,感受幸福生活”开放体验日活动6月30日举行。记者从活动中获悉,深圳已建和在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突破1000万平方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绿色建筑面积最大的城市。 活动当天,百余位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分别走进南方科技大学和建科大楼,亲身感受绿色建筑与自己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学校,也是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深圳市住建局共建的绿色生态校区。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南方科技大学的选址原有4条自然村,这些自然村拆迁后共产生了约60吨的建筑垃圾,建设方通过引进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对建筑垃圾进行分拣、粉碎、再生处理,在拆迁现场实现变废为宝,把建筑垃圾生产成校园所用的人行道景观砖,使建筑垃圾的利用率高达98%,因此节约下的运输费、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费等费用高达4千万,开创了深圳建筑垃圾处理的先河。 建科大楼是首批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三星级(最高等级)的示范项目。该项目以探索低成本和软技术为核心的绿色建筑实现模式为宗旨,以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目标,它融入了世界顶尖的研究成果、专利技术,承载了实践绿色生活、绿色办公方式的梦想。在活动中,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了解了建科大楼的通风系统、采光系统、水循环系统、建筑材料运用技术等等。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说,与深圳地区同类型的办公大楼相比,建科大楼的空调能耗降低了约63%,照明能耗降低了约71%,常规电能消耗降低约66%,总能耗降低了63%。按照计算,建科大楼一年可节电约109.44万度。由于在楼顶装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运行首年的发电量约7.56万度,占大楼全年用电量的7%。仅电费一项,建科大楼一年可节约117万元左右。在节水方面,由于采用了中水和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大楼一年可节水5180吨,扣除中水系统的运行费用,每年仍可节省费用1.5万元。 主办方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让市民“零距离”接触绿色建筑,普及绿色建筑常识,让绿色建筑走人寻常百姓家。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透露,目前,深圳已有近80个绿色建筑项目、6个绿色生态园区,其中1个为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全市已建和在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突破1000万平方米,可以称得上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绿色建筑面积最大的城市。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