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活动 设计竞赛 查看内容

看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奖赛 思考怎样培养大师

2012-12-27 14:3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73| 评论: 0

摘要:   评委会的颁奖词中对这份作品有这样一段评价:正如在这个设计中我们所能看到的,设计者以无比诗意的方式建构了一处记忆的阁楼,这个建构近似童话,却并非不可实现,就像一个抽象的记忆已经被一个具体的模型再现出 ...

  评委会的颁奖词中对这份作品有这样一段评价:“……正如在这个设计中我们所能看到的,设计者以无比诗意的方式建构了一处记忆的阁楼,这个建构近似童话,却并非不可实现,就像一个抽象的记忆已经被一个具体的模型再现出来。”


本次大赛一等奖作品

  一个10度的斜坡,一片18m×18m投影见方的场地,一块6m×6m见方的空中水平基地,你可以设计出怎样的建筑?可以发挥出多大的想象力?一场解读和思索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碰撞出无数火花,却也折射出作品背后中国建筑教育中想象力的缺失。我们,究竟是培养匠人,还是大师?

  建筑设计大赛 对有体系有序列的课程教学是很好的补充

  由《建筑师》杂志社、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建筑师》· 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奖赛于上周六圆满落幕。8份优秀作品从来自国内外128所建筑院校(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的20多所院校)的大学生提交的378份设计图纸中脱颖而出,荣获一、二、三等奖。另有15份作品获得优秀提名。

  大赛的设计主题由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柳亦春拟定为“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题旨解释说,建筑的设计及建造过程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展开的,并经历着从抽象到具体,抑或从具体到抽象,乃至不断反复的过程。所谓“一定的条件”,可能关乎具体的气候、环境、地形等等。所谓“具体”和“抽象”,可能关乎光线、气味、质感、材料、构造、建造、思考、方法、几何、关系、图形、功能,等等。

  由7位业内优秀建筑师组成的评委团对大赛的设想不在于设计出具体的物质实体,而是着眼于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鼓励年轻人探索新观念,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对文化价值的塑造能力以及对空间形式的建构能力,充分开启学生在建筑和人类思想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周六的大赛颁奖礼上,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教授致辞:“这次竞赛对平时有体系有序列、注重知识点积累和普遍性认知能力提高的课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强调将设计者在某一点上激活和迸发的一刹那的感觉和热情表现出来。这一点非常关键。”他表示,大赛题目本身具有的空旷结构使得提交的作品中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有的从个人化角度表达诗意空间的创造,有的体现了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对特定群体的关注,对如何与社会、自然平衡的探究,甚至还有的考虑到种群的多样性,体现了当今学生对社会发展和建筑学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据悉,这项建筑设计大赛将从本届起设为常设奖,在中国建筑学领域里最著名的,建筑教育渊源最深的八大院校(俗称“老八校”)里轮换举办,每两年一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