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访谈 查看内容

王昀:创意时代最有意思

2013-8-27 14:0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2| 评论: 0

简介:  2001年,王昀从东京回来,而后做了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的副教授,教授的一门课程叫《聚落研究》,这多少圆了王昀多年的聚落梦。从1995年王昀取得东京大学硕士学位,至1999年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王昀自始至终 ...

  2001年,王昀从东京回来,而后做了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的副教授,教授的一门课程叫《聚落研究》,这多少圆了王昀多年的“聚落”梦。从1995年王昀取得东京大学硕士学位,至1999年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王昀自始至终都在研究“聚落”这个概念,关注有关“聚落”的一切,似乎“聚落”就是王昀将要一辈子做的事情,但又不是他的全部。


王昀

  做出好作品先要见过好作品

  聚落,本义是指村落,后来泛指人群聚居的地方,包括都市、城镇和乡村等。它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是由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聚落是一种空间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发展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王昀关心的是乡村的聚落, 从三四户人家到百十户人家的自然村落。探讨此类,是想探讨人在自然状态下,本能的生活情况。城市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政治的产物,而聚落是人本身的需要,并非有多么大、多么强的目的,人在此如何布置,如何生活,这个是吸引王昀的地方,为此他走访了国内各地、欧洲、地中海及非洲。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来研究?王昀回答:做名建筑师,经验的积累很重要。要做出好的作品,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好作品,你得见过好作品。了解生活,城市是一个不可少的场所,但在聚落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人的生活——是地域、环境、材料?抑或是民族。所有的因素都不能单一形成一个聚落的特色,看多了,比较多了,方知影响人生活的到底是什么。

  1999年,王昀以论文《从传统聚落的平面构成中读解空间概念的研究》顺利从东京大学博士毕业,他就是想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的居住方式,搜集世界各种的聚落生活方式并把它们加以分类、分析。

  平常人们说影响人居住条件的首先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不一样建筑方式就不一样。王昀说此类说法未免过于形态学,表面看似的确如此,但从整体来看,人的居住并不复杂,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有些单纯,无外乎街村式、集中式和离散式三种。研究了聚落后,王昀认为世界并不纷乱,人们应该对世界有一个整体的、清楚的认识,以便寻到规律,掌握规律。这对建筑师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借此他们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可以较好地来指导建筑师的设计。

  研究并非照搬而后理清逻辑

  做了多年聚落研究,又教授学生聚落研究的课程,对王昀而言,仅做参考。研究先前人们的生活状态,明了当今人们的生活状态,今后人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建筑师都有可能通过聚落研究搞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一旦建筑师发现人的观念远远大于地域性等因素影响了人的生活方式时,这样的建筑师才会更好地服务于建筑。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