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上海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上海攻克高性能混凝土 “寿命”可达100年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72| 评论: 0

摘要: 辽宁盘锦辽河大桥的断毁惊动全国。正在建设的东海大桥是我国首座在外海施工的跨海大桥,如何筑就百年不坏的“金刚之身”?科技再显神威。近日,上海已攻克海水“ 腐蚀 关”,高性能混凝土“寿命”可达100年。高科 ...
辽宁盘锦辽河大桥的断毁惊动全国。正在建设的东海大桥是我国首座在外海施工的跨海大桥,如何筑就百年不坏的“金刚之身”?科技再显神威。近日,上海已攻克海水“腐蚀关”,高性能混凝土“寿命”可达100年。高科技检测技术,又确保大桥各类建材“合格上岗”。
全长31公里的东海大桥建造在深达30米的复杂海域内,除420米长的主通航孔等桥段采取钢结构外,其余为混凝土结构,所需混凝土将达200万方。但海水中所含的氯离子却具有腐蚀性,一般10多年就能让海洋工程混凝土开裂剥落,钢筋锈蚀,影响工程使用质量。为此,市建委在2000年立项进行攻关。

承担攻关项目的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技术研究所投资200万元,建立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实验室,并研制出一套海工混凝土使用寿命评估模型及预测软件,通过3年攻关,终获成功,为东海大桥各标段设计出不同的混凝土配方,并将粉煤灰、矿粉等废料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特殊的掺和材料,使海工混凝土既有高强度、耐久性、抗腐蚀等特性,又易于施工,直接节约材料成本2000万元。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在上海深水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已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掺和料技术还申请了发明专利。

为确保东海大桥达到“100年不大修”的设计要求,上海充分利用高科技检测手段。受东海大桥指挥部委托,在本市重大工程监理中屡屡建功的建科院专门组建了检测中心,对东海大桥使用的水泥、骨料、钢筋、钢筋焊接等60多个建材和施工工艺进行检测。科技“质量官”不断前移,直接到厂家生产基地、采石场选材;每一种建材质量检测,都要经进场前、施工中、施工后“三堂会审”。此外,有关部门正研究为东海大桥设置预警系统,安装传感器,实行在线监测,确保今后运营中“万无一失”。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