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四川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盆地意识制约四川建陶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50| 评论: 0

摘要: 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发展,四川建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夹江为中心的产业格局,同时亦形成了以内江、自贡、宜宾、德阳、广安为外援阵地的格局,这之中又以内江的威远最为出众,其规模、产品、结构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四 ...
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发展,四川建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夹江为中心的产业格局,同时亦形成了以内江、自贡、宜宾、德阳、广安为外援阵地的格局,这之中又以内江的威远最为出众,其规模、产品、结构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四川建陶企业有120家左右,拥有400多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4亿平方米左右,其长年实际产量大约为2.5亿平方米左右。
散兵作战难成气候
四川地区建陶生产企业不少,但整体规模上不去,品种单一,花色不多,新产品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多数是小型私有企业,做来做去也只是原地踏步,由于这些企业员工多是当地农民,素质不高,又基本上是家族式管理。许多企业主多数是能赚一个算一个,也不多作设备的引进与人才或技术的引进。企业只求一定的利润额,而不去追求规模上的效应,也不去追求产品的附加值,对品牌塑造一点儿也不重视。因此,四川建陶整体处于中低档水平,常常是以四川建陶能吃遍农村二三级市场就可以高呼万岁了。
为什么四川陶瓷不作规模上的调整,不去追求高端产品、追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呢?随遇而安是四川建陶的一种普遍心态。
近年来,原辅材料的上涨,以及电力、燃油、燃煤、钢材的急剧上涨,给全国的陶瓷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按理说,四川建陶又该拥有一次创业的好机会,利用先天的燃气成本,当地低价的原材料成本,大干一番事业。然而,没有人能够感悟其中,仍旧我行我素。最终,企业技术无改进,人才未能发挥新的作用,新产品的开发一次又一次地纸上谈兵。加之企业对品牌不够重视,宣传出现空白,其产品毫无竞争优势,所以弄到最后只能受到上游产业和市场的双重挤兑,苦不堪言。
应变能力有限 产品更新缓慢
市场应变能力有限,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是四川陶瓷的老大难问题。
首先,四川陶瓷企业大多源于私营老板,企业家族特征明显,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大打折扣。
第二,企业缺乏一支优秀而稳定的国际市场营销团队。部分企业满足于国内市场销售现状,不注意引进外销人才,对外销人员的待遇偏低。很多企业采取销售提成的方式对待外销人员,这一方式对外销人员创业初期是极为艰难的。

第三,大多数企业虽然有拓展国际市场的计划,但急功近利的思想使企业不愿意在拓展市场方面下功夫,如对参加展会、出国洽谈等方面加大投入。企业大多守株待兔、等客上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