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电网配套 助推江西进位赶超新跨越
江西省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之省电力公司篇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电力公司加快推进各级电网建设,全力确保电网安全运行,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强力推进“特高压”工程落地江西、城乡电网“同网同价”、节能减排方面成效显著。 2010年,江西省电力公司完成售电量607.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5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1亿元,同比增长25.57%。资产总额378.69亿元,同比增长8.68%。预计到2015年,公司售电量达到117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4%,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09亿元。拥有特高压变电站、换流站各1座,500千伏变电站20座,220千伏变电站153座。 五年再造一个全新的江西电网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电力公司累计投资317亿元用于电网建设,超过“十一五”之前20年江西电网投资总和。目前,公司建成投产了10座500千伏变电站,创造了超高压电网建设的“江西速度”。主干网架实现由220千伏向500千伏历史性跨越,形成3回500千伏线路与华中电网相连,跨省输电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实现翻番。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分别是2005年的2.3倍和1.5倍,五年再造了一个全新的江西电网。预计到2015年,江西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将达到3.2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1亿千伏安,分别比2010年增长54%和94.17%。 特高压工程为江西电力“强筋健骨” “江西省电煤供需矛盾逐年加大,特别是依赖省外煤炭资源的火力发电份额逐年增加。”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谭永香说。加快特高压建设,开辟江西大规模接受省外电力能源新通道,对于减轻交通和环境压力、确保全省电力供应十分必要。 “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使江西电力“强筋健骨”,实现输煤输电并举,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选择,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之一。”谭永香表示,特高压工程对未来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江西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江西将建成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2015年将建成陇东-新余±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从而打通西部大煤电、大水电、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入赣通道,建成电力“高速路”,从根本上缓解全省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目前省电力公司坚持输煤输电并举,努力督促运煤到位,积极争取省外电力供应。同时,省电力公司还加强检修管理,在二季度入汛前进行检修安排。公司已采取有序用电供应,并进一步加快了特高压工程建设。 当然,两个特高压工程只是解决了江西电网“骨架”的问题,为将江西电网更加“强筋健骨”,省电力公司将完善500千伏电网结构和布局,形成中部双环网及西部环网;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220千伏和110千伏电网。加大配电网投资力度,增强配电网互供互联能力,基本建成主要城市核心区配网自动化系统,建成高效、灵活、合理的配电网。 省电力公司将投入100亿元用于智能电网项目建设,加快输变电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免费为城乡居民更换智能电表,建设智能用电小区和智能化楼宇。预计到2015年,全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3.2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1亿千伏安,分别比2010年增长54%和94.17%;全省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由6.84小时下降到3.5小时。 农网改造升级 开创电气化新格局 “十一五”期间,江西共建成1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130个电气化乡镇、1178个电气化村。公司深入推进了城乡电网“同网同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电网改造后,江西农村到户平均电价由原来的每千瓦时1.5元降至0.6元,累计减轻农民负担15亿元。同时,公司在全国率先启动“户户通电”工程并提前完成,解决了农村边远地区17.2万户、67.3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十二五”期间,省电力公司将投资125亿元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打造“安全可靠、运行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格局。到2015年,江西农村电网将建成以110千伏和35千伏电压等级为骨干网架、10千伏及380伏以下网络协调发展的坚强农村电网,实现农网改造率达100%的目标;建成27个电气化县、327个电气化乡镇、4309个电气化村。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