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江苏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透视江苏建筑业“检测造假”现象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95| 评论: 0

摘要: 2002年以来,江苏南通、淮安等地相继发生严重的建筑工程违规检测事件,虽然违规单位最终受到了省建设厅和当地政府的严肃查处,但是由此暴露出来的问题触目惊心。业内人士认为,对这种违规检测、造假泛滥现象的治理已 ...
2002年以来,江苏南通、淮安等地相继发生严重的建筑工程违规检测事件,虽然违规单位最终受到了省建设厅和当地政府的严肃查处,但是由此暴露出来的问题触目惊心。业内人士认为,对这种违规检测、造假泛滥现象的治理已迫在眉睫。
偷工减料更改报告检测造假触目惊心
受到查处的南通市建材研究所原是一家具有土建一级检测资质的单位,曾因检测严格、数据权威而在业内拥有较高的声誉。但是,该所检测试验室却从1999年2月开始,多次严重违反规定,肆意涂改检测数据,造成恶劣影响。
表现之一:
领导带头改数据。2000年9月,某公司在南通建造住宅楼时,该所实验室为其做了一次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检测,检测数据是4.2MPa,然而,该所领导随后却为施工方重开了一份检测报告,砂浆抗压强度变成了6.0MPa。经查,该试验室共有近百份试验的原始记录有不正常的涂改。
表现之二:
没做检测也能开出检测报告。南通市近两年来陆续建设的一些道路中,建设单位请这家研究所做路基土工检测。开始试验人员认真检测,可不久试验室就不再派人做检测了。随后的一份份路基检测报告,都是由施工方自己填好后,再送来由研究所领导签字盖章就完成了。严肃的工程检测却由此变成了儿戏。从1999年2月到2002年初,该试验室有多份检测资料上无试验人和审核人签字。
表现之三:
超范围出据检测报告。某房地产公司请这家研究所检测涂料,该所实验室没有检测涂料两项重要指标耐洗刷率、对比率的仪器设备,所领导也开出了报告。1999年9月,该所出具了5份不在本单位资质范围内的沥青混凝土质量检测报告。
据了解内幕的业内人士介绍,这几家检测单位暴露出的问题,不过是冰山一角,搞工程违规检测报告的远不止这几家,而是较普遍的现象。
违规危害严重政府查处雷厉风行
江苏省建筑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分析说,按国家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必须具备主要建筑材料、配件的试验检测报告,这些报告必须由具有建设管理部门确定资质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单位做过检测后提供。没有这些检测合格的报告,工程就不能验收通过,施工方就拿不到工程款,开发商就不能出售房屋。实际情况是,一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部门,不是在做使使用伪劣材料、偷工减料的建筑单位原形毕露的工作;而却成为劣质建筑的帮凶,出据虚假检测报告,使偷工减料者蒙混过关。其后果是,不仅让开发商、施工方获得非分之利,还给工程质量埋下难以预料的隐患,四川彩虹桥垮塌死人事件已经敲起了警钟。
江苏南通、淮安等地发生的违规检测事件引起了省委领导、建设厅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建设厅认为,南通市建材研究所存在出借资质、越级承接业务,部分试验原始记录无人签字,少数原始记录涂改等严重问题。建设厅依据有关条款,吊销其资质,并处罚金5000元。目前该单位解体,全体人员下岗。淮安市中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实验室也受到严肃处理,检测中心也被停业整顿。即便这样,该厅一位负责处理此案的领导仍然忧虑地指出,建筑行业层层分包、偷工减料、虚假招标等歪风不除,违规检测的顽症就难治。
相关法律亟待出台建筑业呼唤“打假”
针对目前建筑材料检测行业存在的擅自更改检测数据、任意扩大单位的检测范围、甚至出据虚假的检测结果等违规行为,业内人士以及相关专家呼吁,政府除加大监督力度外,应尽快完善这方面的惩戒性法律,运用法律的手段来拧紧检测这道建筑行业的“安全阀”。
徐州建筑界一位专家建议,必须对建筑行业进行打假,并启用银行担保办法、信誉制度等,规范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市场,使施工企业的竞争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要尽快出台查处惩治制作虚假报告行为的法律法规,通告对制作虚假工程检测报告行为的惩罚方式。他还提出,建设主管部门还要做出一个科技攻关计划:采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来控制检测过程,使检测过程有可追溯性,检测数据一测出就直接输入计算机,再不可以更改,从而减少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
一些人士还认为,工程质量检测和建筑施工本属于监督与被监督的两个方面,现在我国都由建设管理部门一家管辖,两个本应严格分开的部门变成了自家兄弟,这样就极易发生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共同犯案的问题,如其中一个部门暴露出问题,主管部门就会怕家丑外扬自己不光彩,想在内部解决,甚至会大事化孝小事化了,其结果是歪风邪气难以克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