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材发展应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2002年,上海的建材发展应用工作,通过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强化管理力度,加大科研投入,争取多部门合作,开拓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效。具体体现在:非粘土砖类新型墙材的生产和应用量持续增长,非粘土类墙材占新型墙材比例已达55%,比上年提高3%;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实心粘土砖生产基本制止,粘土多孔砖使用比上年 下降3.2%;建筑节能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落实节能住宅107万平方米;散装水泥推广实现重心转移,散装率继续保持91%,使用率达50 %,比上年提高10%;粉煤灰综合利用向新的领域拓展,用于商品混凝土掺合料等粉煤灰用量,全年达185万吨,比上年增长29%;新型建材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年来,上海建材发展应用工作主要有以下突破和提高。 建材发展应用工作近远期目标明确去年,在市建委的部署下,较好地完成了建筑建材业管理体制改革,上海的建材发展应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并明确了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推进、化学建材协调、散装水泥发展、粉煤灰综合利用等各项工作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围绕上述目标,上海建材发展应用工作首先在法规建设方面进行了完善。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方面,制定和出台了《上海市“十五”期间建筑节能实施纲要》、《上海市节能住宅建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散装水泥推广方面,制定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上海散装水泥的意见》、《上海市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此外还组织完成了《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粘土砖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的起草和送审稿等。法规的完善,强化了上海建材发展应用工作依法推进的力度。 非粘土类新型墙材生产和应用呈增势上海是列入国家首批禁止实心粘土砖生产使用的试点城市之一,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4亩,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0.8亩警戒线。因此,禁止实心粘土砖生产使用,既是上海墙体材料革新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为此,去年上海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依据市人大建材条例、市政府90号令,先后组织市、区(县)墙材革新和相关执法部门,对粘土砖生产企业多次进行执法检查,全年共检查358家(厂)次,对其中38家违规企业进行了经济处罚和通报批评。另外,会同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违规使用粘土砖情况进行多次抽查,对10余项违规项目给予了相应处罚,从而使上海实心粘土砖生产基本制止,粘土多孔砖生产使用呈下降趋势。 运用经济调控手段,为新型墙材应用创造良好环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生产新型墙材的企业给以一定的减免税政策,同时对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材的建设单位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等。这些经济调控手段,为新型墙材生产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新型墙材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 组织技术攻关,切实解决好新型墙材的应用问题。针对新型墙材在应用过程因操作不当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上海积极组织设计、科研、开发、管理等部门,开展技术攻关,先后进行了多排孔混凝土小砌块应用研究、复合墙体研究、配筋砌体试点工程研究等,较好地解决了新型墙材在工程应用中的质量问题,其中小砌块模卡砖应用研究还获得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建筑节能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根据上海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的要求,建立了市建委领导下的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市住宅管理部门、设计部门、科研部门以及相关工程质监、建材质监、标准定额、资质资格等的管理部门和协会参与的工作网络。 根据建设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在加强宣传培训的同时,组织编制了《上海市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技术规程》,并开展了系列科研工作和试点工程,全市先后有20多家房产开发公司参与了此项工作,共有107万平方米住宅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开发。上海的节能住宅逐步形成了三大建筑节能体系,即外墙外保温体 系,外墙自保温体系,以及外墙内保温体系。在节能住宅的工程试点中,不少开发商还积极采用了先进的节能型用能设备,住宅的节能性和舒适性逐步显现,新型建材得到广泛应用。 坚持跨越式发展,初步建立建筑节能工作国际合作关系。在建设部的关心下,上海将作为与国际合作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试点城市,目前已有国际能源基金组织,美国和法国有关能源机构将支持上海开展建筑节能标识研究;公共建筑设计标准研究以及建立示范工程、培训中心和按国际标准开发成套节能住宅试点小区等。这些合作将有利上海建筑节能加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散装水泥使用率创历史新高上海散装水泥推广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生产散装率达91%,为全国领先。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去年上海提出了转变“推散”工作重心的发展战略,即由抓生产散装率向抓建设工程使用率转变。 以建设工程为主体“推散”,散装水泥使用率明显提高。在实现散装水泥工作重心转变过程中,上海管理对象由生产企业为主转为建设工程为主,管理内容由抓生产转为抓使用,从而增强了建设单位使用散装水泥的责任感。市场需求促进生产,去年上海散装水泥使用率明显提高,年使用1700万吨水泥中50%为散装水泥,创历史新高。 加强与邻近省市合作,进沪散装水泥的持续增长有了保证机制。上海建设工程中2/3水泥由外省市(主要是邻近华东地区)提供,要不断提高上海的散装水泥使用率,把好进沪水泥关十分重要。在邻近省市散装水泥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华东地区进沪散装水泥管理协作网,并明确了上海与邻近省市的相关责任,这一工作关系的建立使上海散装 水泥使用率持续增长有了保证机制。 建立管理和信息网络,散装水泥发展工作日趋规范。 在市建筑建材处的支持下,上海散装水泥发展工作逐步建立了专项资金征收网络、推广应用工作网络以及信息统计网络,上海的散装水泥发展工作日趋规范。 粉煤灰综合利用又有新发展抓主攻目标,粉煤灰应用持续增长。在各方的努力下,上海粉煤灰利用除做到当年产生当年利用外,利用途径重点放在工程建设中的商品混凝土和砂浆掺合料等建筑材料方面,应用量由2001年的14 3万吨上升到2002年的185万吨。 坚持科研领先,粉煤灰利用附加值不断提高。在提高粉煤灰利用附加值的工作中,上海先后进行了粉煤灰作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研究,粉煤灰用于商品砂浆产业化研究,以及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研究等,其中 “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 —MASAC”项目通过部级鉴定,总体水平国际先进。粉煤灰综合利用附加值的提高,为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和相关企业带 来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抓超前研究,粉煤灰综合利用持续发展。考虑今后几年上海粉煤灰利用可能发生的变化,上海组织相关科研、生产、使用、管理等部门,结合国家“863”科研攻关项目,开展可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产品应用等超前性研究,这项工作将有利于上海粉煤灰综合利用,提高应变能力,做到持续发展。 今年主要工作目标是:1、进一步提升新型墙材发展水平。新型墙材的推广工作要通过复合墙体的研究和应用,逐步形成适合上海建筑要求的新型墙材体系,同时,结合建筑节能工作,基本克服和解决新型墙材应用中的通病,提高住宅和工程质量。非粘土类新型墙材占全部墙材的比例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提高3个百分点。相关的化学建材通过标准提升,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主要产品的应用量比上年提高5 %。 2、加快建筑节能推进步伐。建筑节能工作由试点向城市中心区域等一定范围内推进。即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上海中心城区的高档住宅、“四高优秀小区”、“一城九镇”特色风貌示范区,以及政府投资的商办建筑,强制执行建设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强与住宅管理部门的合作,争取全市新建住宅300万平方米实施建筑 节能标准。同时,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和推进要有突破。 3、不断提高散装水泥的使用率。在继续保持全年散装水泥散装率 90%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散装水泥使用率,由2002年的50%提高到2003 年的60%,再创历史新高。 4、积极推进商品砂浆的应用。通过培育和健全商品砂浆生产和应用市场,加强监管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在有序发展的条件下,努力按时间节点实现推进目标,取得明显成效。 5、继续深化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粉煤灰综合利用在保持当年排放量有效利用的基础上,结合“863计划 ”的实施,努力提高粉煤灰利用附加值,实现20万吨高附加值粉煤灰产品推向市场,同时,做好人造景观中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科研工作,不断拓展粉煤灰应用领域。 6、认真做好建材发展应用的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培训,不断提高市民对新型建材发展应用的意识和参与程度,努力形成这一工作的管理合力,推进动力和创新能力,使上海的建材发展应用工作为上海新一轮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再作新贡献。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