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作坊家具企业将出局
重庆现有家具企业3000多家,小作坊式经营业态占大多数。由于规模小,缺乏创新意识及品牌战略意识,家具销售成本普遍偏高,缺乏市场竞争力。重庆市装饰协会的官员认为,在未来3年内,这些企业将有八成要被市场淘汰出局。 销售成本过高 据了解,重庆几乎100%的民用家具都是在家具市场租场地经营。一般有点档次的零售家具市场租金都比较高,最高的月租金每平方米达到200元左右,低一点的每平方米也要70~90元。根据家具经营的特点,通常一个企业在一个家具市场内,最少都要租用几百平方米的卖场,或者更多。因此,租金就成了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 春节前,记者在一个广东家具老板处了解到,2002年,他在重庆市区内一家具市场租了2000多平方米的卖场,全年销售收入逾千万元。然而,全年总利润却只有10余万元。他说,从账面上算起来,全年赚了310万元,但扣除租金300万元,剩下属于自己的就相当可怜了。他决定2003年,要么减少营业面积,要么另找出路。据他的营业员透露,羊年他们将迁往重庆市郊的南岸区八公里家具市常竞争手段不当实际上,重庆家具企业除经营成本高外,还需处处提防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一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竞争,既杀伤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他说,广东家具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相互间的合作。他们通过一些专业进行资源整合、优势整合,充分显现出广东家具的整体优势。 一位曾经在重庆做套房家具的老板不无伤感地告诉记者,2001年,他每月销售都在500套以上。由于款式新,做工精,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但是,最使他头痛的是,每次他的新款式上市,最多5天就有同样款式的套房家具出现在同一个市场内。最可气的就是在同一个市场的同一层楼,比照他的价格杀价。他实在是无法忍受这种竞争,终于在去年5月搬迁到四川的成都。最近,听说他又要回重庆,准备进入重庆市郊最大的家具市唱—南岸区八公里家具市常据“八公里”负责“华夏家居精典”的陈总介绍,在“八公里”这个市场是绝不允许“乱劈柴”的竞争方式存在的。 缺乏品牌意识 重庆家具多数是体量小,善于游击战,缺乏品牌意识。这类企业,注定在不久的将来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要失去。 一个在重庆江北做沙发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不愿意宣传。他说,他的沙发只要做得好,价格合适,都有人要。他认为,宣传是在花他的纯利润。 实际上,他基本上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别人在他这里花了3000元买的货,买回去后贴上自己的牌,最少都要卖5000元。平心而论,他的沙发用料还是很真的。不愿宣传一方面是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就是意识不够。 最近,记者在重庆南岸八公里家具市场看到一个希望。该市场领导人在早些时候就意识到重庆家具企业存在的危机,正着手整合各方优势,打造一艘能与各“列强”抗衡的重庆家具“航母”。该“航母”建造成功将彻底改变重庆家具的发展状况。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