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材集团“二次创业”活力四射
摘要: 沉寂多时的上海建材集团,今年吹响了“第二次创业”的号角,显现出令人欣喜的活力:旗下的开捷门窗有限公司先后在北京、成都、福州等30多个城市完成布点,形成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在上海合流污水等工程中展 露 ...
沉寂多时的上海建材集团,今年吹响了“第二次创业”的号角,显现出令人欣喜的活力:旗下的开捷门窗有限公司先后在北京、成都、福州等30多个城市完成布点,形成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在上海合流污水等工程中展露头角的耀华玻璃钢夹砂管道,最近又“奔赴”苏、浙、鲁等地的市政工程;新型墙材伊通混凝土砌块,则被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 建材集团的“第二次创业”有一个鲜明特点:寻找比较优势,发展强势产业。对建材行业而言,比较优势在于市场,建材集团通过对市场的分析预测,确定发展战略。汽车制造业是上海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十五”期间将有大发展,这为玻璃深加工提供了市场空间,集团所属耀华皮尔金顿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在目前年产40万套汽车玻璃能力的基础上,向年产100万套挺进;未来5年上海的新建商品住宅预计达6000万平方米,同时将大力推行新型建材的使用和菜单式装修,这又预示着新型门窗、PPR管材、加气混凝土、新型防水材料、矿棉保温材料等新材料“大有可为”;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则表明纳米碳酸钙等高科技材料前景看好。于是,玻璃与玻璃深加工、以高分子为主的新材料、与住宅产业化相关的建材和装饰装潢,成为“第二次创业”的四大产业。 进行“第二次创业”,必须高起点、大手笔发展强势产业。近年来建材行业发展迅猛,一些外地企业以原料产地优势、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灵活的经营手段和不断问世的建材新品展开竞争,对上海建材集团构成严峻挑战。建材集团认识到,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抢占市场制高点。他们先后淘汰了粘土砖瓦、水泥压力管等传统的落后产品,大力开发环保型、低能耗、高附加值新型建材。目前,33种新型建材的产值,已占集团总产值的70%;最近3个月,产值更是连攀高峰,创历史最高水平。 时不我待,发展强势产业,必须快速做大。建材集团通过资本运作,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竞争力。盘活资产存量,发展强势产业,先后投资40多亿元与跨国公司携手合资,开发新型建材;收购股权,不断提高优质资产的比例;三是通过社会融资等壮大实力。 继去年上海“耀皮”出巨资控股广东浮法玻璃公司后,这两天建材集团又在酝酿收购扩张计划,一旦收购成功,全国现有的8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上海将占半壁江山。强势产业的基础是高科技。建材集团把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能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今年以来先后成立了美特建筑幕墙与铝合金开发技术中心、百姓家庭装潢设计研究中心等,并完成了七项新技术应用研究,其中有五项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要形成强势产业,还必须抓住比较优势大力开拓市场。目前,建材集团麾下的新材料生产企业纷纷走出上海,通过设立中心城市办事处和发展代理商等手段,加强产品的辐射力度。集团总经理陈超贤表示,通过“第二次创业”,明年集团的综合优势将得到更大的发挥。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