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宁夏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17位专家“把脉”银川西夏陵申遗

2012-8-24 09:3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15| 评论: 0

摘要:   8月22日,来自美国华盛顿史密斯学会、新加坡美术馆和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17名专家参加了在银川召开的西夏陵申遗及西夏博物馆建设征求 ...

  8月22日,来自美国华盛顿史密斯学会、新加坡美术馆和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17名专家参加了在银川召开的西夏陵申遗及西夏博物馆建设征求意见会。会议由银川副市长李卫东主持。

  西夏陵申遗工作自2011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受到多方关注。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西夏作为丝绸之路上消失了的神秘王国,在国内外有着不小的关注度。西夏陵是研究西夏物质文化、社会历史及与中原渊源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存和极其重要的一处历史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禀赋。西夏陵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有重要的价值,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文化遗址。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对西夏陵乃至宁夏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天津大学教授张玉坤说:“西夏陵是用夯土夯出来的,外面是木结构,非常的独特,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申遗过程中,应该加强西夏历史研究,不然报送材料不完整,会影响申遗工作。”

  “申遗基础是什么?我们要符合哪些条件?西夏博物馆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吕澎的三个问题引起了大家思索。吕澎表示,三号陵的石板路和路两侧的亮化都已经影响了陵墓的沧桑,应在加大西夏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保留西夏陵的原始风貌。他说:“凡是自然的,我们都要小心翼翼保留;凡是人为的、不自然的,我们都要努力拆除。要让西夏陵的荒凉、历史感再现出来,让人们通过西夏博物馆丰满的陈设了解西夏文化。”

  宁夏本土专家、宁夏回族文化园博物馆馆长雷润泽说,据考证西夏陵中风水最好的是4号墓,1号、2号墓是最后的皇帝。陪葬墓成群体状与党项民族的部落习性有关联。他还建议将西夏博物馆打造成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只有把文化研究与硬件建设一起做,申遗才可能成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