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北京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何超过北京?

2013-6-24 11:1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66| 评论: 0

摘要:   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让广州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专家认为,从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市场环境来看,广州的表现优于许多同等级别的大城市。   广州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首次超过了北京!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引 ...

  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让广州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专家认为,从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市场环境来看,广州的表现优于许多同等级别的大城市。

  “广州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首次超过了北京!”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引起了不少人关注。消息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除此以外,该报告还对城市的宜居、宜商、和谐等多个项目分别进行了评比,各城市竞争激烈,广州在各分项排名高低参差。

  那么,这些排名是如何得出的?具体是哪些指标影响了广州的城市竞争力排名?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剖析这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衡量指标体系,试图解读广州在城市竞争力上的表现。

  a

  背景

  既是学术研究,也供政府参考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已持续发布了11年。今年,社科院首次全部使用全市客观数据(包括市辖县),对2012年中国两岸四地29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7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据社科院助理研究员、项目课题组成员的李超博士介绍,这个蓝皮书既是学术研究,同时也有政府引导的成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排名,给地方政府发展模式提供一个导向。”

  据悉,竞争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综合经济竞争力,二是可持续的竞争力。综合经济竞争力主要衡量当前短期竞争力,包括经济增量指数以及经济密度指数。经济增量是指当年GDP减去上一年GDP,即一年增加的GDP总量。经济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土地上产生的GDP,即单位面积的土地创造财富的多少,是经济发展的效率指标。

  可持续竞争力则主要衡量未来长期竞争力。报告从宜居、宜商、和谐、生态、知识、全域、信息、文化这8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综合排名,并对这8个分项进行了单独排名。

  b

  亮点

  城乡协同发展,广州很有优势

  在竞争力蓝皮书中,2013年广州的综合经济竞争力首次超过北京,排在全国第五位,仅次于香港、深圳、上海和台北。

  对此,报告的牵头人,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博士表示,今年的研究对象不同往年,是在市辖区的基础上加上了市辖县的。“原来是单纯从学术上考虑,只讲城市;现在是区域的比较,既包括城市本身,也包括辖区范围内的农村。”新型城市化强调城乡的协同发展。将辖区范围内的农村也包括进城市竞争力排行的体系,“既是与咱们的行政体制接近,也与现在国家提出的新型城市化和城乡统筹的现实要求接近。”

  市辖县市辖区的良好发展,是广州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能够超越北京的重要原因。倪鹏飞表示,“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广州还是很好的。不光是跟北京比,跟其他城市比这也是广州的优势所在。”

  市场表现不俗,成为宜商标杆

  广州在宜商城市竞争力的排名也非常亮眼,排名第四,排在香港、北京、上海之后。并且被项目课题组选为国内的宜商城市标杆,国外的标杆城市则选择了在美国最近几年宜商环境评比中一直排在前面的丹佛。

  李超介绍,宜商竞争力有企业、政府、市场三个维度。在政府这个维度上,李超称赞广州是一个“大市场、小政府”的一个模式。在“开办企业的便利度”、“服务企业的导向”以及“企业的税赋的额度上”,跟同等级别的大城市相比,广州的表现也比较好。“广州在一线城市里面,官本位意识不算太强。像北京,包括北方一些城市,官本位思想比较重。广州的官本位思想没有北方城市那么强烈。政府服务的便利度比较高。”李超则如此表述。

  此外,广州在市场维度方面表现不俗,这也是广州被选为宜商城市标杆的主要原因。根据蓝皮书副主编杨杰博士所提供的数据,广州的市场需求很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都排第3位,大企业指数、人均存款余额和金融、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也排名靠前。反映了广州在鼓励创业、企业获得要素投入及商业服务业等方面表现较好。杨杰表示,这些年来,广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向港澳看齐,在宜商城市建设的各方面都制定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做出了许多努力,因此选择广州作为宜商城市的标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